2010-06-18 10:01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就业是安国之策,关系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充分就业是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党的十七大强调,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特征应该是“三高两低”,即高科技、高效益、高就业,低能耗、低污染。由此可以看出,积极扩大就业,实现充分就业,是新型工业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工业化与充分就业的关系。 加快推进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是实现充分就业的重要路径 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在立足于人,立足于圆广大人民群众的“就业梦”和“创业梦”。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经济蓬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但由于我区是个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工业化水平低,失业问题给我区经济社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要解决就业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工业化。 实践证明,工业化是创造就业岗位的重要路径之一。只有不断推进工业化,实现以工促农,推动农业产业化,拉长农业产业的链条,才能带动一大批相关个体商户以及中小企业的发展,增加广大农民的就业渠道。此外,在新的时期,我区特色新型工业化本身蕴藏着扩大就业的巨大潜力。首先,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创造出众多的就业机会;其次,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改造我区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水平,带动工业的大发展,将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再次,我区新型工业化强调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协调发展,而吸纳劳动力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将为缓解我区的就业压力奠定重要基础。 实现充分就业是加快推进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 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是经济效益好的工业化。要实现“经济效益好”的目标,就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信息技术和作为信息技术载体的劳动力资源。事实上,劳动力要素是生产力各要素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从生产的角度讲,充分就业的实质就是劳动力要素的最优配置和高效率使用。因此,实现充分就业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我区经济增长和加快推工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区劳动力素质不高,无法满足新型工业化发展对高层次人才要求的需要。所以,我区经济要想持续快速发展,在依靠“劳动力成本低”这一基本的比较优势的同时,要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利用知识的溢出效应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水平,使劳动力资源变为劳动力资本,迅速实现就业。这将对推进我区特色新型工业化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一是劳动力资本较快地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实现工业化创造条件;二是劳动力资本素质的提高,消费结构升级,为实现工业化拓展市场;三是劳动力资本有较强的吸引外资、技术的能力,有利于我区大力发展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四是劳动力资本可以使我区工业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说,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可以推动我区工业产业能级的提高,有利于我区走出一条以“信息化、知识化、生态化”为内在特征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促进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与劳动力充分就业的良性互动 确保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迈得稳、走得实、行得快,就必须促进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与劳动力充分就业的良性互动。一方面,加快推进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扩大劳动者的就业岗位,使广西的劳动者增加参与新型工业化的机会;另一方面,实现充分就业,充分发挥我区劳动者在新型工业化中的主体作用,加快推动我区特色新型工业化。 在实现两方面良性互动过程中,必须重视协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既要顺应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对产业资金技术密集程度提高的客观要求,积极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与环保、海洋等具有特色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又要从我区实际出发,发挥我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纺织、机械成套设备、商贸、旅游、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把技术进步、效率提高和实现充分就业统一起来,使更多的人分享工业化的成果。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在推进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要加大对现有劳动力资源的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通过实施人才建设“企业家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产业工人队伍和工业人才储备”的四大工程,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优势,使劳动者增强参与新型工业化的能力,最终实现工业化与劳动力充分就业的良性互动。 (作者:陈禹静 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下一篇:宜宾延长就业扶持政策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