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编辑推荐>详情页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会计学哲学 一览明方向(上篇)

2010-12-09 12:05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会计学哲学 一览明方向(上篇)

 

  怎样学好哲学

  大家可能会问:学习哲学对会计来讲是一件好事,但哲学是如此的虚无缥缈,看不见,摸不着,怎样才能切实地去学习、掌握和运用好呢?其实不止大家有这个疑问,我也在反复思考这个问题。要让会计从具体的、纷繁的数字思维中走出来,融入无形的、抽象的哲学世界,确有难度。

  中央党校的一位教授告诉我,不要指望今天学了哲学,明天就能用;不要指望遇到具体问题,翻本哲学书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正如贺麟所讲:哲学是一种学养,是以真理指导行为的努力。鉴于哲学有着庞大的思想体系,有着系统的理论方法,我试着总结了学习时需要把握的四个基本方面,与大家共勉:

  深刻领悟哲学的方法

  方法是人们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角度、途径、程序和框架。哲学的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是对方法的提炼和总结,是方法的方法,掌握它特别有助于我们处理好各种矛盾和问题。哲学的方法其要点是:

  第一,了解情况。按照哲学的原理,了解情况要求我们首先明确目标,尊重客观,然后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有目的、有计划地了解。了解情况属于哲学中“格物”的环节,它的核心要素是全面、客观。这要求我们既要了解事物的内部,又要了解事物的外部;既要了解事物的今天,还要了解事物的昨天乃至于明天,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第二,分析矛盾。矛盾无处不在,分析矛盾也就无所不在。分析矛盾属于“致知”的阶段,在哲学的指导下研究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洞察矛盾的本来面目,认识矛盾、解决矛盾。矛盾有大的矛盾,也有小的矛盾;有主要矛盾,也有次要矛盾;有内部矛盾,也有外部矛盾;有人的矛盾,还有物的矛盾。分析矛盾,可以遵行定位、排序、总持三个基本环节。首先,定位要对矛盾进行筛选,分分类,排排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排序阶段要抓大放小、抓主放次、抓急放缓,由内而外、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对矛盾进行综合评估;最后,总持阶段要能牵住“牛鼻子”,掌握主要脉络,统领事物全局。

  第三,研究对策。哲学最大的意义是明确原则、引领方向、启发思路,古人格物致知的目的最终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研究对策既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又要求我们实事求是;既要研究解决不同矛盾的不同方法,又要研究创造新的方法;既要借助直接经验,又要注重借鉴间接经验;既要深入广泛听取别人意见,又要在自身的实践中加以检验。总而言之,哲学可以使我们脑袋灵、眼界宽、点子多,哲学对研究对策作用很大。

  笛卡尔研究问题的四点方法很有参考价值:一是自明律。是说除非我明确知道一件东西是真的,否则我决不承认它是真的。什么是明确的,对我们会计人员而言,就是通过核算分析而来,通过直观和直觉而来,不是通过别人的介绍或自己的想象。二是分析律。就是把你要探讨的问题,尽可能分解成小问题。譬如,今年企业效益好得不得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般人会说,太复杂了,有企业本身因素,也有政治、经济、外交、国际形势的关系。那就把它分解成一个一个因素去具体分析吧,一直分到不能再分的基本单元为止,这样容易把问题分析透。如果都混在一起,就怎么也弄不清楚。三是综合律。就是当你把最基本的部分找到并进行逐一分析以后,还要把它们组合起来。如果做到这一点,就会发现自己面对的世界变得越来越清晰了,越来越透明了。也就是说:你看到复杂,就知道单纯;看到单纯,就联想起背后的复杂体系。法国著名哲学家马利坦在《知识的等级》一书中把知识的综合性描绘为“从物理世界的经验开始,以思想者的体验结束”。四是枚举律。是说你要做一项完全没有遗漏的检查与核算。譬如,我们把问题分析并综合以后,再举一些实际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和印证。

  认真研究哲学史

  地质演化史形成了我们今天的地球,生物演化史产生了地球上各式各样的生命体,人类进化史则使得地球的主人具备了高等智慧。哲学伴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丰富而产生和发展。学习哲学的人,必须要认真学习哲学的发展史,这是我们学好哲学、用好哲学的基础和起点,构成了哲学这门学科的一个不同寻常的基本特征。我们知道,学习一门科学通常不一定非要学习其历史,例如学会计的不一定要学会计史,因为一门科学的所有成果包括最新成果大都凝聚在这门学科的最新形态之中,我们只要拿过来学、拿过来用就可以了。换言之,一般学科知识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它们留存在当前的知识载体之中。哲学就不同了。哲学的“知识”表现为智慧的不断追求、精神的永不满足,它不是简单积累的结果,而是存在于哲学史中,存在于哲学发展之中,所以不学哲学史至少是不能学好哲学的。这是因为哲学的运动似乎是齐头并进的。就知识的占有程度而言,现代人肯定比古代人多得多,但在哲学思维的水平上,古代人不一定比现代人逊色。从一定意义上讲,哲学就是哲学史。更确切地讲,哲学是一个由哲学问题和不同的解决方式构成的系统,或者说是一个个永远围绕“智慧”这个圆心而旋转的立体圆周运动交织在一起的开放性系统,每一位哲学家都是根据他所面临的哲学问题以及他所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一“经纬度”来确定的。因此,学哲学就是学哲学史,学哲学就要学习哲学史。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哲学史呢?

  第一,学习原著。学习哲学史一定要学原著,而不能紧紧依赖于哲学故事或二手、三手的资料。一方面要把哲学家的问题当作你自己的问题去学习、分析和思考,如果做不到,至少也要把你的问题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去认识。当然,前提是不把哲学家的原著看作是死的东西,而是当作有着丰富意蕴的活生生的生命存在,并彻底读懂读透。

  第二,追根寻源。学习哲学史不仅是学习历史知识,即知道都有哪些哲学家及其说了些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研究哲学家们“因为什么说”和“为什么这样说”。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哲学家思想的精髓或内在精神,才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第三,强调对话。学习哲学史就是学习哲学史上哲学家的思想,因而可以看作是用我们的思想去“思想”哲学家们的思想,也可以看作是思想与思想的“对话”。我们思想他们的思想,用脑子重走他们的思考路径,类似“回忆”我们曾经“思考”过的问题,在这种自己对自己的反思中可能就会找到自己的差距,明白自己的方向,得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第四,打开视界。即了解哲学思想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意识形态背景。这是哲学家们的“视界”,是我们弄懂为什么产生这种思想或理论的基础。也许我们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可能真正理解哲学家们的思想根源,但只要打开了这个“视界”,则绝大部分情况下有助于我们理解哲学家是时代精神的概括者、是时代精神的塑造者的道理。

  对我们中国人而言,学习哲学尤其还应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史。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从巴黎公社到十月革命、从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发展和动荡中得以产生、丰富和完善。在前苏联,列宁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社会主义只有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才能取得成功的理论,让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得以实现。他创立了一种新的理论——列宁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经历了波折,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毛泽东思想的补充和完善下,指引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但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又过早、过急地提出要跑步进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让我国的经济建设一度陷于被动。现在我们又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重新认识和实践着党中央提出的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断。我们在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走了一个“S”型,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又走了一个“S”型,这两个弯路的共同点就是左的危害太大、封建主义的危害太大。

  现在,让我们回到会计领域。哲学发展史中产生的许多思想、意识在自觉、不自觉地支配着我们的会计行为、会计理论、会计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观正在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会计如何实现和谐,如何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法律等协调发展将成为会计行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作为会计领军人才,要引领会计科学发展的时代潮流,就必须在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上做好准备,去提高自己,充实自己。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高和丰富自己的底蕴,在学习的比较和碰撞中,去锻炼我们创新的能力和勇气。从文化上、思想上去看会计思想的底细和走向,从文化上、思想上去丰富自己,然后“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我有一个想法,能不能请地质学家、生物学家、人类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到领军班来给大家上上课,让大家能够对世界的现状和发展路径有个直观的认识。通过学史,希望大家能够回答下面这些问题:我们所处的这个时点,这个空间、这个行业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广袤的宇宙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我们的思想、方法、观点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我们应该怎样来总结自己、学习他人、提升自己、规划未来?等等。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