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26 10:10
“马云能够成功,80%的人都能成功”。 这或是马云的自谦。对创业者而言,这却是“真理”。 为名?为利?为爱好?为梦想? …… 不管怎样,这群人已在路上。 入口最潮领域:手机移动互联网 辞职,创业。 当梦想照进现实的那一刻,餐行健的孔令搏还是有些迷茫。无方向、无项目、无资金、无固定办公场所,连注册时验资的十万块也是向朋友借的。 从0到1,孔令博“运气”不错。在一次饭局里他发现了电子菜谱的商机,而且,餐饮行业的信息化相对落后,处萌芽状态。因此,这个3.2万元起家的小公司得以快速崛起,现在已被几家风投相中。(详见本专题C10版) 而早在从2006年底到2008年,他的创业处于“游击”状态,靠在外揽活儿、兜售创意产品维持公司生存,非常不易。 天使投资人雷军认为,创业成功80%以上靠的是“运气”,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具体来说,就是找到重大产业开始的那一个机遇点。 集富亚洲中国南区董事总经理朱建寰称,中国有近8亿手机用户,手机无线互联网这块,估计数字有2.5亿,但中国还没有一家手机企业成功在海外上市的先例“这里面有很大的空间。” 招商和腾创投主管合伙人李雪刚也十分看好这个领域。他说比如做手机游戏、器件、芯片、内容有很多机会,尤其主要是手机移动互联网,有很大的群体。但要找到一个好项目,挑战性也不小。 起跳最险尝试:电子商务平台化 “创业的人很多,但最后成功的没有几个,因为很多人都是死在了黎明前的黑夜。”这是马云的“名言”。《赢在中国》评委、慧聪网主席郭凡生更直接,“创业者99%失败,1%成功,这是不可违背的规律。” 迈出了左脚,意味着右脚就要跟随。 因此,想要看到“明天”的创业者们,此后还需不断“起跳”,调整商业模式,成为那1%的人。 像我们“创富志”报道过的“御泥坊”的创始人戴跃锋,自称“农民小戴”。创业之初,他和网络上其他卖家一样,以代理商身份从上游厂商拿货,单打独斗做出了名气。不过,他觉得“受制于人”的日子不好过,找准机会逆向并购了供货商,从乙方变甲方,锁住了一条产业链上的利润,而且很牛地享有“定价权”,仅四年时间,就身价上千万。 而永辉超市创始人张轩松更是另辟蹊径,站在了沃尔玛、家乐福的肩上开始“起跳”。他只做生鲜产品,自建采购和生产基地,从毛利率通常不过百分之几的超市生鲜业务中挤出了16%的毛利率。 不过,由于创业者们多是“摸着石头过河”,他们在后期仍需寻找各自领域的新机会,不断修正切入点。 比如电子商务,不少人最初一头扎进平台化的模式。但是,垂直化模式现在是否更顺势?D C M中国的董事合伙人林欣禾就明确说,做平台的机会目前比较少,V C也避免往平台那边看,而垂直化则对商业模式有颠覆性更改,更易受青睐,卖包包网便是一个例子。 还有创业者扎推的消费品领域,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姚宇指出,如果往老龄化的医疗健康、保健品的服务行业转型,以及做个针对新一代90后的生意,值得考虑。(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其实,这样的案例多不胜举。 但是,它们共性明显而极具价值:创业前,创业者们的任务主要是把人脉、资金、团队等资源“成分”激活,完成起步;之后,他们则更为注重商业运作手法,商业模式设计、股权结构调整、规范财务管理等,培养或找寻切入点、增长点和利基,才能“起跳”,走得更远。 困惑最冏创业:理想很丰满现实很苗条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苗条。用这句话形容创业一点也不为过。 在采访中,在光环的背后,记者发现创业者们面对的挑战、困惑、烦恼其实更多。比如用人时亲属“走后门”,不擅长社交场上“人情事故”,从“打工仔”到“老板”的思维转换等,都是从未遇到的问题。 经常在全国各地寻找投资项目的一位风投人士也透露说,创业者们面临的压力特别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时刻都在折磨着创始人,其他成功者的辉煌也在诱惑着创业者。如果有风投进入,有时双方还难免有各自利益的博弈。 “我们是谁,我们在哪里,我们要往何处去,做什么,不做什么。”这是360安全卫士董事长、天使投资人周鸿袆对此开具的“药方”,他认为创业者不要盲目创业,不要急功近利,从小事着手,保持平常心,如果理顺了这些脉络,困惑可能会少很多。 不过,你的创业结果究竟怎样?或许只有章鱼保罗知道。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