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26 10:10
尽管东南沿海某些地区仍然不时爆出用工荒的消息,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昨日公布的二季度就业数据显示,劳动力供需总量呈平衡状态,而结构性失衡依然存在。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新成长失业青年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凸显了这一群体亟须社会更多的扶持。 新成长失业青年亟待扶持 “新成长失业青年”目前比较普遍的解释是:当年新进入劳动力市场就面临失业的各类毕业生(包括初中生、高中生、职业学校、大中专毕业生等)。 昨日公布的监测数据来源于全国105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这些城市分布在全国,市区人口约1.9亿,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48.8%;市区从业人员5646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57.7%。 新成长失业青年成为这组监测数据中尤为值得关注的一群。根据统计,前来求职的失业人员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5.3%(在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45.9%)。 与上季度相比,在本季度与上季度相同的96个城市中,进入市场求职的人员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增加了28.8万人,增长幅度高达24.0%。与去年同期相比,新成长失业青年增加29.7万人,增长幅度为24.3%。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董克用告诉《第一财经日报》,青年失业在中国主要表现为城镇青年和受到一定教育的青年的失业。 对于新成长失业青年数量的增加,他表示6月份这个时间点很微妙,一些学生找工作到了最后关头,所以尚难根据这个数据作出更多判断。 他表示,青年失业具有地域性因素,但教育的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存在差异是原因之一,可根据市场状况来调整教育设置。 张丽宾则表示,新成长失业青年数量的增加表明青年失业的问题日益凸显。 “青年如果无法就业,不但会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和贬值,同时也是社会不稳定因素,应当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张丽宾说。 据了解,目前在中国劳动力总量中,约有40%是青年。根据统计,每年青年失业人数约在700万人。而根据张丽宾的研究,每年因为对就业失去信心拒绝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非经济活动人”约在680万人。 记者曾经采访过一名典型的“非经济活动人”——24岁的女青年张虹。她2008年大学毕业后由于就业碰壁再加上本身性格内向,一直待在家里没有就业,靠父母养活。 张丽宾表示,像张虹这样对就业失去信心的失业青年应该引起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关心和扶持,创造各种条件帮助他们重返职场。 根据张丽宾的建议,将这批人纳入免费的公共职业教育体系,帮助他们提高就业能力,增强就业信心是有效的措施之一。 用工荒只是局部 据统计,监测城市中,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637.3万人,进入市场的求职者约637.1万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00,基本呈平衡状态。 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劳动力供求人数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求职人数增长幅度高于用人需求。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宾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尽管这一监测对象是进入其监测系统的城乡劳动力人口,但由于覆盖面较大,结果跟中国目前劳动力供求总体状况相符。 “所谓用工荒其实有区域性、行业性、技能性和时间性的特点,就总量来说,虽然新增劳动力供给增速在减缓,但总体来说劳动力总量还是供过于求的。”张丽宾说。 根据监测,从区域上看,东、中、西部城市劳动力需求人数均呈增长态势,求职人数东、中部有较大幅度增长,西部地区略有减少。从供求对比看,东、中、西部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0.98、1.01。 从用人单位看,96.9%的用人需求集中在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比重仅占0.8%。从企业来看,与上季度相比,内资企业的用人需求增加21.0万人,增长了5.4%,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则分别下降了10.8%和15.5%。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岗位空缺都大于求职人数。其中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1.83、1.88、1.81。
上一篇:骨感现实 创业者的起跳之路
下一篇:女白领孟婷挖空心思帮父亲创业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