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26 10:06
当我们提出去李锂被书塞得满满当当的办公室去看看时,他笑笑,婉拒,“我同学(黄世伟)怎么连这个都给传出去了。”
沉默整整50天后(自5月6日IPO至6月26日接受采访),在海普瑞那栋三层小楼的二楼会议室,海普瑞董事长李锂终于首度开口,接受《中国企业家》独家专访。为直击漩涡中的新首富,我们四赴深圳,直至此次与李锂将近四小时的长谈。
过去的2个月里(4月23日深交所发布拟上市企业公告,深圳市海普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名列其中),“新首富”光环下的李锂,在这间再熟悉不过的办公室里,几乎看遍了所有关于自己和海普瑞的负面及质疑报道,以至,当你向他提到哪家媒体,他都能准确无误地说出对方的主要观点,跟着就是一通夹杂着愤怒和无奈的解释。
46岁的李锂,穿着打扮似乎跟“首富”毫不相干:袖口有点皱的白色衬衫,褐色休闲裤,裤脚已磨得有些毛边。板寸平头,普通话带有四川口音,语速很快,但措辞严谨。
他称他的生活并没因“首富”加冕有什么变化。他依旧喜欢沉醉在实验室里,周六也经常如此。“我们是一家专业型的公司,大部分人都是专业人士。我们对媒体没有经验。”
对海普瑞的成功,他的总结也不过是“专注”、专业化,当别的企业禁不住诱惑时,自己还在主业里苦苦支撑。支撑海普瑞获得成功的基础,他认为是自己花费七八年时间摸索出的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与国外迥异的肝素钠提纯工艺mdash;这保证了海普瑞产品的稳定、可靠。而海普瑞之所以能获得FDA的认证并最终凭借“百特事件”意外胜出,他觉得是自己落户深圳后,专心致志地耗费四五年时间配合FDA,最终得到对方认可。
这些自我陈词,在汹涌质疑声浪中显得比较无力mdash;人们更喜欢那些“一夜暴富”背后的八卦及“阴谋”、“见光死”,但李锂说他信奉的是:“资本主义(他喜欢用这样的词)的企业能做出高质量产品,他们的质量管理理念和系统,是很需要我们学习的,这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海普瑞原本计划募集8.6亿元,最终超募资金48.52亿,不仅可以还贷、补充流动资金,还能如愿扩产。这一点让李锂兴奋。
临别,李锂站在楼门口,目送我们上车、离去,一直微笑的他,脸上忽然浮现一丝惆怅。他或许知道,已有太多被冠以“新首富”的企业家,在媒体、公众的放大镜下难以自持,最终走向没落。
“148漩涡”
宁静的深圳南山区朗山路上,太太药业、健康元医药等醒目的LOGO和标牌,提示着这里是深圳医药企业最密集的地方。稍不留神,“朗山路21号”的小门牌号就会被忽略;大门左侧,一块一尺见方的牌子上写着“深圳海普瑞制药有限公司”,字很小,丝毫不打眼。
mdash;这里,正是过去两个月间被媒体几乎翻遍了所有细枝末节的“新首富”的公司,它已偏居此地至少10年。
就在50天前的5月6日,这里出产了148元的最高价发行股和“中国新首富”mdash;李锂、李坦夫妇身家一度超540亿。此前,海普瑞及其创始人李锂几乎从未出现在公众视野,也没人关心肝素钠到底是什么。早几年,海普瑞总经理单宇曾跟一位朋友说起,肝素钠比黄金还贵,对方认为他是在“吹牛”,因为“深圳爱吹牛的人很多”。
似乎又一个一夜暴富的财富神话,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质疑。
海普瑞的科技含量、148元发行价的合理性,以及美国FDA认证的唯一性(所谓“认证门”),引发了对海普瑞的第一波质疑。
5月17日,海普瑞在深圳马可孛罗酒店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FDA认证唯一性。
发布会上,领略暴富辛酸的李锂眉头紧皱,他试图通过发布会让外界质疑闭嘴。但没用,关于海普瑞董事长李锂是否窃取在成都肉联厂工作时的研究成果,以及在重庆通达时涉嫌侵吞国有资产,高盛操作海普瑞上市的阴谋等等,第二波质疑接踵而来。知名基金经理王亚伟曾对海普瑞赞叹“从来没有看到这么好的医药企业”,但它在公众舆论中几乎成为一家神秘、弄虚作假的泡沫公司。王亚伟本人,也被指责哄抬股价,是海普瑞的“托儿”。
媒体对海普瑞的另一强烈质疑,是其高达48.52亿元的超募资金。根据海普瑞招股说明书,公司原计划募集8.6亿元资金用于主营业务,其中4.8亿元投资年产5万亿单位符合美国FDA认证和欧盟CEP认证标准的肝素钠原料药生产建设项目,另外3.8亿元用于补充上述项目的流动资金差额。
“超募的资金并没有那么多。”李锂解释说,上市申请是2007年提交的,但这几年以来,肝素钠原料的价格已经从5000多元/公斤上涨了7倍左右。按照现在的原料价格,新项目投产后,流动资金的需求为35亿,而不是3.8亿。
李锂还透露,“当初是想募集8个多亿,当时肝素原料价格比现在便宜很多。但时间过去两年后,原料价格提高和带来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的进步,8个多亿肯定不够。我们也跟券商讲,能不能改我们的募投的项目?但是这得重新请发改委等部门批准,所以原项目是没有机会去改变的。”
对于超募资金,李锂表示,60%-70%将用于扩产及扩产所需流动资金;如今,与海普瑞办公区比邻,一栋新的厂房正在建造。他表示,目前的诸多订单,由于产能所限,无法一一满足,扩产,已势在必行。而另外20%至30%超募资金,他表示公司也另有谋划,目前正在谈判,不宜对外披露。7月5日,海普瑞的股东大会上,李锂最终公开了超募资金的用途。
海普瑞的肝素钠有什么秘密?
采访前一天,6月25日,USP(美国药典委员会)总裁Dr. Williams带队登门造访,也在二楼这间会议室,与李锂共同探讨提高美国肝素钠标准的问题。
这是李锂第二次见到USP总裁。2008年美国“百特事件”之后,在常州凯普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等的中国原料供应商被卷进漩涡之际,质量稳定的海普瑞引起了美国人的注意。2008年5月17日,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部长莱维特、美国USP总裁访华,在美国驻华大使馆与李锂有一次长谈,并邀请海普瑞参与了2008年美国《药典》关于肝素钠标准的制订。会见的一段插曲是,美国卫生部部长说:“你们的工艺这么好,为什么不造福全人类,把工艺公开?”李锂回答:“美国善于造阿帕奇直升机,怎么不拿来造福全人类呢?”
这一次,海普瑞再度参与了美国肝素钠标准的修订。“我们为什么能够参与美国药典对肝素钠标准的制订?是因为用我们的工艺和质量管理体系做出来的肝素钠原料药,其生物学纯度和结构的完整性,比通过FDA认证的其它几家大跨国公司用欧美猪小肠黏膜做的还好。”李锂说。在国外,肝素也是一个很赚钱的行业,美国也有很多企业在做。
“但为什么是海普瑞参与美国《药典》修订?美国人为什么放心让一家中国企业参与制订美国的标准?”李锂口气有些激烈地反问我们。
他很困惑:为什么海普瑞能在国际上被认可,在国内却遭至谩骂、指责?
采访中,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李锂都沉浸在谈论海普瑞工艺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莫名兴奋中。这是他最熟悉和最喜爱的专业领域。
“我是个能整(技术)的人(”能整“是他的口头禅)。”如今,技术依旧是他最痴迷的,他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实验室度过。在医药行业创业多年,他感触最深的,除了技术创新,就是发达国家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国企业应该好好学习西方的质量管理体系。我们很多企业已经学会了大规模制造,一旦我们学会西方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国企业就是老虎能上树。”
一位多年从事医药行业国际贸易的资深人士对《中国企业家》透露,大部分跨国公司在中国都有厂,但是他们在中国生产的医药很少返销到母国。“为什么呢?他们害怕中国的企业学会他们的质量管理体系,根本没有把他们的质量体系带到中国来,所以他们在中国是降低了自己的质量体系标准,按照中国的药政标准制造的。”
为了充分展示海普瑞的工艺流程及质量管理体系,李锂带我们逐一参观海普瑞生产线。
海普瑞的大堂很普通。除了墙上“Hepalink”的字样,几乎找不到任何能反映这家企业个性的东西。推开前台右侧的一个小门,穿过更衣间,这家“神秘”公司就变得非常具体。
更衣间的地板上有一个黄线画的方框,李锂一脚踏进去,一边穿一次性外套、鞋套,一边说:“这些细节得注意,我得带头。在这个框里换衣服,细菌会少(带进去)一些。”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