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名人堂>创业狂人>详情页

王德明:惊心动魄创业 力挽狂澜成功

2010-07-12 16:10

前20年与后12年“激情创造世界。”

  在天津市复康路11号,天津海鸥集团公司那排60年代盖起来的灰白色平房办公楼里,王德明说出这句话时坚定自信而不乏激情。他的言语和精神状态,很难让你想到他已经是年近花甲之人。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刚刚40出头的王德明已是华北钟厂的总经理,那时他是钟表行业中最年轻的总经理。物换星移,世事变迁,如今他已成为钟表行业中年纪最大的带头人。激情依旧,不仅是他的个性使然,也是因为过往的那段峥嵘岁月。1995年1月当他调任为海鸥手表厂总经理时,曾经生产出中国人自行研制的第一块手表的海鸥手表厂已经风雨飘摇。12年转眼即逝,时至今日,海鸥手表不但在市场上彻底扭转了颓势,其机械表机芯产量已经占世界产量的25%、国内产量的45%,而且即将拥有世界三大经典机械表制表技术,重新树立了中国第一块手表诞生地的荣光。可以设想一下,世界上的机械表每4块中就有一块的机芯是由海鸥生产的,这在12年前是不可想像的。

  “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行业,这一生看来都是要和钟表打交道了。”王德明感慨地说。1967年,大专毕业的王德明进入天津钟表厂做钳工。从1970年到1993年,在这20年的时间里,他从一个工人逐步升到总经理。在大一统的国有体制之下,王德明的生活也不过按部就班;然而体制的沉闷并不能泯灭人的灵性和创造力,王德明自豪地说即使做钳工他也是最优秀的。对于他们那一代人来说,这样平平安安、一步一步地上升,已经算得上成功了。但这不温不火的20年,对于王德明的个性来说似乎总是欠缺了一点什么。

  1992年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终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大环境悄然发生变化。进入90年代,世界钟表行业的趋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日本电子表的兴起对于世界钟表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中国的钟表行业也随之一落千丈。王德明升任天津钟表厂总经理时,这家老牌国有企业已经生存艰难,经常拖欠工人的工资,他的前任厂长因此被调走。王德明就任总经理之后,做了很多开拓性的工作,拖欠职工工资的局面得到了解决。“那时候每月15号发工资,我要求14号下午工资必须到财务账上。中国创业投资网(www.28182.com)如果没有到账,我就跟公司的其他领导人一起到工厂的大门口跟员工道歉。我是这么跟员工们承诺的,但是我从来没有因此而给员工们道歉,我说到的都做到了。”王德明回忆说。

  当天津钟表厂在行业不景气、市场不断下滑中苦苦挣扎时,同在天津的另一家著名老牌国有企业——天津海鸥手表厂,也陷入了同样的发展僵局。说起海鸥手表,中国40岁以上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1955年,华威钟表厂(天津海鸥手表厂的前身)的四个高级技师,用四台最简单的工具仿制出了瑞士“sindacol”5钻粗机手表,改写了中国只能修手表而不能制造手表的历史。其后,第一只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的手表、第一只符合国际标准的女表和第一只出口手表等中国手表工业发展的里程碑,均诞生在这里。在当时,海鸥表不仅仅是质量的保证,也是人们民族感情的寄托,成为中国手表第一品牌,人们排着队买海鸥手表。但是由于计划体制的保护、没有外商参与竞争,使得海鸥无法与世界发展同步。进入90年代,海鸥手表急转直下。

  王德明作为一个改革者的角色,终于走到前台。这其中有时势所迫,也有他的个性使然。此时,王德明遇到了他事业中第一个很重要的人,当时天津第一轻工业总局张局长。张局长发现了王德明的才干,他认为,王德明应该、并有能力承担起振兴天津钟手表工业的责任。“他对我说,德明,华北钟厂的舞台对你来说小了一点,你去海鸥手表厂吧。”没多久,王德明就被调到了海鸥手表厂任总经理。

  1995年当王德明进入海鸥手表厂,他的命运和中国第一块手表诞生地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时,他的命运发生了急风暴雨式的改变。与前20年的平平稳稳相比,后面的12年崎岖坎坷,却充满激情。总结起来,王德明在海鸥的12年中做了三件大事:改制、确定以机械自动表为企业发展方向、攻克三大经典制表技术。这三件大事最终让海鸥摆脱困境,并且重新让老品牌焕发光彩。王德明作为一个改革者的坚毅、激情、魄力终于在在这一刻、在海鸥手表厂这个舞台上迸发了。

  关键字:王德明 天津海鸥集团 如何创业 创业项目 创业网 创业 创业故事

  

[1] [2] [3] 下一页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