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22 09:50
新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业促就业工作,始终把推进创业促就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作为实现富民强市、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作为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举措,努力搭建创业平台、着力培育创业主体、大力弘扬创业精神、积极营造创业环境,实现了全民创业总量稳中有升,形成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局面。到目前,创建省级创业基地7家,国家级创业示范县1个,筹建创业孵化园区和创业一条街9个,民营企业发展到8.45万家,从业人数达292.5万人,组织创业培训8130人,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98亿元,扶持创业人员2.1万人,带动就业10.5万人。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搭建平台,强化功能,积极促进全民创业和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开展
一是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在新乡学院、机电专科等4所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创(就)业服务指导站",市、县两级均成立了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并建立了统一的创业服务台账,对当年结业的学员通过电话回访、登门回访方式跟踪服务不少于6个月。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咨询和办理相关业务,免费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创业培训、小额贷款、政策咨询等项服务。依托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将创业服务指导站延伸到140个社区中心村,形成了覆盖市、县、乡、村(社区)的四级创业服务体系。二是搭建项目对接平台。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征集项目210个,完善项目开发、征集、论证、展示和推介机制,先后举办了四届创业项目推介及成果展示活动,重点推荐投资小、见效快、前景好的项目,吸引了大批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的农民参观咨询,累计有近8万人次参加,先后签订合作意向协议500个。三是搭建专家咨询平台。组建市、县两级创业咨询专家队伍,由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大专院校专家教授、成功创业人士组成专家服务团,先后深入新乡学院开展创业指导讲座、大学生创业竞赛和财富创业大讲堂等活动,在电视台开设了创业沟通栏目,通过大学生介绍创业经历,专家现场点评指导、讲解创业政策,收到了良好效果。目前,共召开创业者咨询会102次,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为创业者提供免费咨询服务5.1万人次。四是搭建创业者互动平台。把创业者组织起来,在市、县两级成立创业者协会,力争将协会打造成自主创业者相互交流的平台,打造成自主创业者温馨家园、打造成政府实现全民创业的有力助手、打造成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现已发展会员1800人。通过举办创业论坛、创业讲座、创业成果展示和创业联谊会,交流创业成功经验,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五是搭建特色创业培训平台。通过实施千名高校毕业生创业行动、千名农民工返乡创业行动、千名失业人员创业行动、千名青工创业带动就业行动和千名巾帼女杰创业促就业行动等特色活动,对有创业意愿的各类创业人员开展针对性的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践模拟,加强创业指导,切实提高创业成功率。2009年已组织创业培训2280人,其中大学生573人、农民工597人、退伍军人245人,其他失业人员865人。六是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因地制宜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全市筹建楼宇型、市场型的创业园和创业街共9个。
(二)突破创新,完善政策,大力扶持城乡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一是制定配套政策。按照豫发〔2008〕21号文件要求,并结合我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先后制定了《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方案》《新乡市2009年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实施意见》等配套措施,涉及收费、土地、税收、财政、金融、人事、就业扶持、降低门槛等8个方面,形成了具有新乡特色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对自主创业的人员免收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对投资兴办生产经营性项目,所涉及缴纳行政性收费数额较大的,实行缓缴或分期缴纳;对自带资金返乡创业人员固定资产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给予5万元奖励。今年以来,为26户企业、2562户个体工商户减免税费2640.27万元;三是扩大扶持范围。将创业扶持政策由偏重城镇向城乡兼顾转变、由侧重下岗失业人员向各类城乡劳动者延伸,重点扶持返乡农民工和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将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扩大到各类企业,逐步把扶持对象扩大到城乡所有创业人员。四是降低创业成本。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实行试营业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扶持创业的作用。春节期间,新乡开通了"农民工创业就业准入通道", 2月17日,封丘县的高培宁免费领取了首张返乡农民工创业营业执照,开始了他的自主创业之路。五是鼓励多形式创业。通过支持企业能人领头创业、科技人才技术创业、出国人员"海归"创业、大中专毕业生智力创业、转业军人实干创业、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鼓励和扶持各类城乡劳动者参与全民创业。据统计,2008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92227户,今年8月底个体工商户104545户、私营企业13975户,吸纳就业人数21.9万人,户数和从业人员比去年同期增长13.9%、20.6%,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得到较好发挥。
(三)加强宣传,典型带动,引导城乡劳动者积极参与全民创业
一是依托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积极借助《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就业》《新乡日报》《新乡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我市创业工作的经验做法,宣传各级各部门促进就业、扶持创业的新思路、新举措。利用"行风热线"栏目,接受群众的政策咨询,解答疑难;开辟"我的创业故事"等专栏,展示新时期劳动者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时代形象。编印了《2008全民创业新乡行》文献资料,特别是在《中国就业》杂志第三期上,以《推进全民创业 实现跨越发展》为题,大篇幅、全方位报道了我市创业促就业工作。二是评树先进典型重点宣传。先后组织开展了新乡市十佳创业之星评选表彰活动、新乡市创业促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百名典型表彰活动、全省创业先进典型座谈会等活动,报道就业再就业和创业典型的先进事迹,引导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三是利用广告媒体大力宣传。购买市区繁华路段沿街45块广告牌年度使用权,构建创业工作宣传阵地,宣传全民创业和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让广大群众了解创业扶持政策,营造社会积极参与、关心支持创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创业扶持政策尚不健全。目前,我市作为首批国家级创建创业型城市,虽已基本具备创业型城市的初步条件,但在创业环境、创业政策、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是创业氛围不够浓厚。创业工作的联动机制还没有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部门资源和创业信息相对分散,各成员单位间的沟通和协作有待加强,专业的创业网站还没有建立起来,全社会参与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三、下步工作措施及建议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狠抓落实,切实发挥政策促创业的效应。国家和省委省政府从政策层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创业促就业的措施,我市要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全面落实鼓励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支持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
二是加大投入,保障创业促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大促进创业资金投入,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尽快设立创业扶持资金,并加强资金使用绩效考核评估,确保创业培训补贴、创业资助补贴、创业奖励补助等促进创业的扶持政策落实到位。
三是加强督导,全面推进创业促就业工作的进程。以创建创业型城市为契机,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创业工作的开展,对有关部门创业促就业工作落实推进情况和履行职责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保障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强化宣传,激发全民创业热情。以政策宣传、典型宣传、经验宣传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创业促就业工作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新的劳动观、财富观、就业观,营造社会积极参与、关心支持城乡劳动者就业、崇尚创业的良好氛围。
四、我们的建议
一是建议国家及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统一开放、城乡一体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包括行业准入、人事管理、财税减免、创业补贴、金融支持等方面,消除农民工流动的政策性、体制性障碍,形成覆盖城乡劳动者的创业普惠政策体系。
二是建议国家统一设立创业扶持资金,用于创业项目库建设、创业师资培训、创业补贴、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及创业后续服务等工作经费支出,为创业促进就业工作提供保障。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