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财务管理>详情页

2011年度财务决算报告

2012-02-10 11:41

  企业报表决算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难度较大的工作。因此,确保数据准确、真实可靠才能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做好企业年度决算报告和管理。

  加强财会基础建设

  是决算的体制保障

  如果没有牢固的财会基础建设作为支撑,提高决算工作质量只能成为空谈。因此,要做好决算工作,就要扎扎实实地从制度、系统、人员等基础层面抓起,通过夯实基础、长期积累,才能取得成效。

  为确保新会计准则的全面实施,企业需要制订主要会计制度以及配套制度,并密切跟踪其最新变化,不断加以改进、完善、更新,以制度保证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能够及时、完整、准确地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同时,根据产品创新和业务的发展变化,努力实现业务和财会制度的有机互动,以适应业务的发展要求。

  预算编制与执行

  是决算的起点与保障

  建立以业务预算、财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为主要内容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以业务预算为起点,财务预算为纽带,资本预算和筹资预算为保证,有助于对企业的业务经营全过程,全方位地进行控制,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预算编制完成后,下一个核心环节就是预算的执行,在运转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执行监控、差异分析、考评激励等手段来保障预算目标的完成。

  目前很多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仍存在“重编制、轻执行”的现象,缺乏严格的监督制度,执行的随意性大,预算调整权利没有相应的制衡机制,超预算和无预算的项目可能因为预算调整权的滥用而照样开展,预算对实际行为的预控作用严重受损;同时,由于预算考核制度不够健全,使预算不能成为企业的硬约束,失去其拥有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这些都给决算工作造成了极大干扰。

  加强决算的组织管理

  是重要保障

  财务决算工作具有周期长、涉及面广、流程复杂的特点,如果没有良好的内部组织管理,很难做到集全系统之力、按时按质完成决算任务。应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方面入手,全面掌握所属单位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管理情况,为科学开展决算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是在事前阶段。决算前期准备工作是完成全部决算工作的关键,应认真学习充分领会、有关财务会计决算会议和相关文件的精神,深入了解所属单位的行业背景、市场竞争状况、发展阶段,及时解决好财务决算报表编制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研究其在财务上的反映及对策等。这样,在决算时就能够把握大的方向,做到周密安排、责任到人。

  二是在事中阶段。为高质量地完成年度决算报表编制工作,应着力提升财务报告编制能力。

  有的单位还建立了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所属单位对可能会影响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的事项都要上报。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及时发现所属单位当年经营过程中的新情况、新特点,在决算时做到有所准备。

  为保障财务收支预算执行的平滑与均衡,杜绝“年末突击花钱”等违背预算管理要求的现象发生,需要加强日常财务收支测算工作,有效强化预算约束和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各单位要加强沟通协调,及时了解各部门决算报表的填报进度,及时掌握决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的企业在内部网上设立决算答疑专栏,指导财务人员按时按质地完成填报工作。同时,加强对决算参与人员的管理和培养。决算参与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使其对决算流程、要求和软件使用较为熟悉,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决算最终上报时间和工作量大小,合理制订决算计划,明确各项工作的完成时间,督促相关部门按时提交。对于可以提前安排的事项,如内控测试、系统审计等,应尽量提前安排,以节约时间。

  三是在事后阶段。要加强决算工作总结与质量考核。为持续做好年度决算工作,应引入年终决算工作评价机制,对各单位年终财务决算工作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考核,并根据评分结果实施奖惩。

  加强内外部复核

  确保决算真实

  内外部复核是决算工作的最后关键的一环。在决算过程中,要坚持将问题和差错消灭在内部,解决在上报之前。按规定, 决算报表各项指标应数字准确, 真实可靠, 表与表之间的钩稽关系正确,数据汇总出来后,输入软件进行软件审核,同时进行人工审核,全审通过后,方能上报上一级财务机构。

  一是建立初审关。提前设计审核底稿,确定审核要点,明确审核分工。通过计算机校验和个人经验判断相结合对决算报表进行审核,有问题及时反馈修改。二是把好审计关。加强外部审计的管理与协调。对审计师的团队构成、审计方式、时间安排等提出明确要求,使外部审计和内部决算工作相互对接、相互促进。三是把好报送关。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