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社会百态>详情页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培训心得体会】

2011-08-26 09:42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文章正文: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

一百多年前,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们创建巴黎公社的时候,就怀着政府公务人员都是人民公仆的美好憧憬。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经历了二万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人民当家作主,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国家公职人员成了人民的公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各项建设事业走上了历史发展的快车道,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事业长足发展,人民物资、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在世界的“大国”地位正在崛起。目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党正带领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努力构建小康社会,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记“两个务必”永保人民公仆的政治本色。

永做人民公仆,首先必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党员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谁是“仆人”?如何认识和回答这个问题,是一个根本立场问题。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于为人民办事,必须坚持领导就是服务的原则,始终坚持与普通群众的平等关系,坚持执政为民,执法为民。

永做人民公仆,就必须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说到底是感情问题,感情问题解决了才能端正对群众的态度,才能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人民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党的领导干部不论职务有多高,走得有多远,坚决不能忘本,要不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经常深入基层,特别是生产生活上存在一些困难的下岗企业职工,低保户、失地农民、特殊弱势群体中去,关心他们的生活,体察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呼声,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体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

永做人民公仆,就必须把献身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人生的最高要求。每个党员、党员干部,只有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奋斗中实现自身的追求,人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入党就意味着奉献,而不是索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每个党员理想的起点,信念的支点,事业的轴心,当干部就意味着服务,而不是享受,要把人生的目标定位于为人民服务,坚决摒弃那种仅仅为自己,为家庭而活着的狭隘思想,摒弃那种把升官发财作为人生目标的错误取向。人生短短几十年,真正能为党和人民干点有益的事的时间很有限。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明白这个道理,自觉地为民尽职,为党分优,搞好本职工作,真正地把永做人民公仆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就是人民公仆的典型代表。在我们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公仆精神将在我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中不断得到发扬光大。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