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社会百态>详情页

借助世博会突破中餐发展瓶颈【餐饮连锁加盟】

2011-08-18 14:08

    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在即,本届世博会可谓是中国餐饮美食的大集会,来自中国各省的知名餐企,来自各地的知名吃名菜,是任何一次活动都无法比的。届时,包括北京全聚德、天津狗不理、内蒙古小肥羊、苏州得月楼、浙江五芳斋等将一齐亮相于世博园浦东园区。还有各色美食保定的驴肉火烧;青海的青海酿皮、豆面饭块、凉粉、狗浇尿(青海甘蓝饼);湖南的毛氏红烧肉、“洞庭”鱼香盖码饭、“天子山”小笋等等。据了解,这种会聚我国所有省市知名中餐品牌的机会并不多见,如何这么多家的餐饮企业进行组合和整体的品牌包装,尤其是挖掘出中华饮食文化蕴含的深厚精髓,是此次世博会成功推广中华饮食的关键所在,这也正是中餐国际化需要突破的瓶颈。

    宣扬中华饮食文化特色

    吃在中国来说,已经是非常悠久的事了,自从火的应用标志着中国烹饪的开始,自此中国饮食文化就根植于华夏大地,经过近百万年的发展已经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世博会是一个向世界展示中国饮食文化特色的良机,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吃着烤鸭,享受着烤鸭的文化底蕴;吃着涮羊肉,听着几百年前的传奇故事;吃着驴肉火烧,品的是传统制作工艺的精湛;吃着狗不理,给你的是传统美食的滋补功效。

    中国饮食文化瑰丽多姿,享誉世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至少包括饮食资源、食品制造、烹调技术、食物治疗、饮食民俗、饮食文艺等方面。如何在简短的时间、有限的空间向世界展现我国的饮食文化特色。

    改变中餐低档喧闹的印象

    中国餐饮的国际化路程还很漫长,除了在菜品、管理和服务上亟待提高外,如何与中国文化结合一直是其软肋。吃,说到底是体验食物背后文化的过程,外国游客在吃烤鸭的同时,应该让他们了解烤鸭背后的中国历史。

    尽管为中式餐饮形势多样化,但传递什么样的文化价值却一直难有突破。与美国餐饮的快速便捷、法国大餐的精致高雅等国外餐饮的清晰品牌定位相比,中式餐饮始终显得定位模糊,国外一些唐人街的中餐馆甚至给人留下了低档、喧闹的印象。因此,中餐应抓紧世博会契机,改变这个传统印象。

    其实,就不少中餐业的单个企业来讲,其文化内涵已经相当丰富,但缺乏的是如何将深厚内涵提炼,并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地表达出来,以便易于国外游客的认知和传播。中餐文化营销应集中于三个层面:传递5000年中国文化、传递中餐从古至今对健康饮食的贡献、传递中餐的艺术。把中国餐饮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世博会是中国餐饮走向世界的一个绝好机会,是提升中国餐饮品牌的良机,是宣扬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舞台,让世界更真实、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中国餐饮。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