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编辑推荐>详情页

会计师:与商俱进

2010-12-09 11:51

会计师:与商俱进


    终身学习
  多家猎头公司和招聘网站纷纷将会计师职业评为未来5~10年间“最具吸引力的、最有发展前景的”的金牌职业。专业机构也纷纷对中国会计师的行业前景作出了乐观的估计。据澳洲会计师公会INTHEBLACK杂志亚洲版8月刊上对2007年中国会计师的薪酬统计显示,具备精深财务和管理背景的会计师薪酬的确令人艳羡(见表)。
  对此,澳洲会计师公会香港分会商业管理协会主席Sebastian Bombaci博士认为:“中国政府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中国企业是时候摆脱价值链底端的位置而向价值链的上游进发了。”
  根据采访和《首席财务官》杂志的研究,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专业会计师的需求上“质”比“量”更迫切。巨大的缺口不仅令国内的会计师培训如火如荼,国际上久负盛名的会计师专业团体也相继登陆中国。从较早的ACCA,到随后到来的AICPA、CFA、CIPFA、CPA(Australia)、ICAA(Australia)、ICAEW、ICAS不一而足。
  但获得资格认证并不容易。据陈毓圭介绍,目前国际上各类会计师资格考试共分两类:一类“考试的过程即是培训的过程”,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强调边学习、边实践。目前国外的会计师资格认证大多属于这一类;第二类,虽然对学员考试期间实践经验没有硬性的规定,比如想要准备考取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只要具备大专学历、具备CPA五门考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就可以报名。但陈毓圭特别指出,“这里的‘知识’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判断力。”
  即便是取得“来之不易”的会计师资格,仍然不足以令学员在会计行业界和商业界具有持续竞争力。商业环境永远在变化中,为适应商业和社会发展所需,会计师资格的要求也必须不停地调整。站在会计师的角度,拥有全面的资质和尽可能完整的知识体系,一是能与企业共同发展,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能胜任其职责;另一方面,多元化的知识和经验背景将为自己赢得更为广泛的职业发展空间。
  现任壳牌中国有限公司沥青事业部财务总监的赵钟灵告诉记者:“除了拥有CIMA证书外,我现在正在学习ACT(Association of Corporate Treasures)证书,即英国企业司库协会,它给我更多资金管理和融资方面的专业知识。我认为拥有CIMA和ACT这两个证书,就基本上具备了一个海外上市公司CFO应具备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了。”
  赵钟灵的经历非常具有典型性,在跨国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中工作、进修,甚至放弃优越的工作出国深造,学成后再回到企业中的职业发展路径非常常见。“做一名优秀的跨国公司职业经理人将继续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做一个好的经理人需要具备很多方面的素质及很长时间的磨练,这也是不断继续学习的过程。我信奉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努力人生终将辉煌。”欧阳夏坦言。
  几乎所有被访者都强调了“终身学习”的概念。陈毓圭特别强调:“行业协会其实就是一所学校,而培训会员是协会的重要职能。”中注协于2006年修订了《中国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制度》,其中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每两年为一个考核周期,在每个考核周期内接受的继续教育时间累计不得少于80学时。不能完成教育时间的将受到协会的惩罚。
  广泛的人脉
  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下,“终身学习”概念的理解并不仅仅限于对会计、金融专业和企业管理方面的持续提升,对沟通能力甚至商务礼仪方面的学习需求亦渐渐受到高级职业经理人的关注。
  如此看重沟通交流平台,其主要原因是广泛的人脉关系、良好的沟通能力在今天以及未来的商业世界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为学员和会员提供继续培训和内部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获得商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外,再为他们提供交流的平台,扩大人脉关系,使得他们可以在商业领域游刃有余。
  家得宝采购服务咨询有限公司战略采购高级分析师潘玉婧对于CIMA为学员提供的各类社交活动非常认同。她认为:“这些活动能够帮助我坚持终身学习并让我结识业内的伙伴。”
  我们曾数次参加澳洲会计师公会为会员提供的交流活动,内容涉及从税务培训到服装色彩搭配,异彩纷呈的活动令学员在轻松的环境中,加深了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巩固和扩大了人脉关系。不少会员向记者表示:“非专业的交流机会更具吸引力。”
  这一平台甚至吸引了很多非财务专业的人士加入,来自某美资公司的客户经理秦小姐曾对本刊表示:“我非常看重这种交流活动,它帮助我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资本市场的勃兴为企业金融知识提出了外延更为宽泛的要求。与此相适应的是,任何一个专业资格认证和培训似乎都不能涵盖商业发展所需的方方面面。事实上,拥有多个资格认证的高级财务管理者并不在少数。已经拥有一个资格并计划考取另一家资格的也并不罕见。采访中,我们发现不少拥有CPA资格的会计师同时拥有其他1~2个“洋资格”。在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中尤为明显。
  对此现象陈毓圭的看法是,首先站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鼓励会计师考取境外资格。因为在本土企业国际化的过程中,拥有境外资格可以承担更多的国际业务;其次,就会计师个人而言,“洋证书”为本土的会计师开拓了培训渠道,拓展了成才之路;第三,从行业组织的角度,新鲜血液的注入也有助于促进中注协的发展。
  事实上,国外企业在培养会计师方面的积极做法是值得借鉴的。据赵钟灵介绍,“当时是壳牌公司支持我去学CIMA的,公司给我赞助了全部学费并且分配给我定期的学习假期,令我很有积极性。”
  对此,欧阳夏也有同感:“诺基亚在1998年左右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培养本土的项目管理人员。至今我仍认为在诺基亚接受的培训和那一段大型无线通信项目管理经验会让我受益终生。”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和利润的同时,也为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上升空间。对以CFO为代表的优秀会计师们来说,这个历史机遇不容错过。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