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编辑推荐>详情页

哲学离会计和审计有多远

2010-12-09 11:50

哲学离会计和审计有多远

   从哲学开始转航

  戴锡宝开始对当初选择有些后悔,在别人眼里北大哲学硕士研究生的光环很美,但是自己却觉得越来越没有意思。为了为转行做准备,除了涉猎文哲类书籍,他开始阅读经济类丛书。当时风行的一套《走向未来》丛书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当时中国和西方的经济差异,对他影响很大。直觉告诉他将来要从事与经济相关的工作,而不是坐在研究所里搞哲学研究。他说:“当时觉得,如果坚持在哲学这条道路上走下去,自己最终会被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边缘化。”

  硕士毕业后,24岁的戴锡宝主动选择去首都经贸大学(当时名为“北京经济学院”)当老师,他的想法是在经济类院校有机会阅读经济类书籍。除了给学生上课之外,他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听其他老师教授的经济类课程。戴锡宝这时的目标已经很明确,就是要为将来的转行做好准备,重新塑造自己的未来。

  1991年,戴锡宝第一次听说了ACCA考试,当时是一名会计系的老师来找他帮忙,请外语很好的戴锡宝为自己翻译一些考试用的英文资料。结果戴锡宝被对方误导,以为自己学哲学专业就不能参加ACCA 考试,这多少让戴锡宝感觉有些失望!

  哲学专业背景的确给戴锡宝带来不少苦恼。瑞士信贷银行当时在北京招聘一批英文好的经济类人才,戴锡宝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却因为自己不是经济类专业而落马。

  考试不准、应聘不成,正当戴锡宝郁闷之际,一位同事给了他一个重要信息,一家名为柏德豪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要在国内招聘培训一批会计人才,被选中者有机会留在这家全球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这让戴锡宝动了心,决定再去试试。

  面试的考官是位香港人,刚刚用英语交流了几句,对方就很惊奇戴锡宝的英文水平之高。他向考官表达了自己经济和会计的强烈兴趣,自己几年来的英语学习和经济学知识积累都是为此做准备,这得到了考官的赞赏并顺利过关。

  从外部审计开始“下潜”

  1994年戴锡宝终于实现了从事经济工作的理想,在柏德豪三年的培训结束后,他成为一名国外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三年后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与柏德豪合并,戴锡宝进入德勤工作,跨入了全球顶级会计师事务所。

  人总是这样,当自己对一项工作精熟之后,就失去了挑战和兴趣,戴锡宝觉得只在事务所里从事外部审计工作,还是在隔着玻璃看这个精彩的商业世界,对于企业运营的细节,对于会计方面的具体工作,自己还是不够了解,还是要继续向下钻下去。

  1998年,他毅然离开让很多人羡慕不已的德勤,应聘去了跨国企业雀巢中国公司,做内部审计。虽然这次扎到了经济运行的核心——企业,但他觉得内审还不能了解企业最基础的经济业务。他不久跳槽到做体育用品的锐步中国公司担任财务总监。几次跳槽终于让戴锡宝如愿“下潜”到了企业财务第一前线。

  从外审工作、企业内审和会计业务,戴锡宝一路“下潜”,他一直迫切想知道与企业财务相关的每一个细胞是如何生存和运作的,此时,跳槽成了获取知识的必要手段。

 互联网大潮兴起后,他又先后在两家IT公司担任CFO工作,但是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属感。这种情况持续到了2005年,一个朋友推荐戴锡宝应聘中铝股份的内审经理。戴锡宝说,到了中铝后,领导的信任与和谐的人际氛围让自己丰富的财务和审计工作经验得到了充分施展,自己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在这种企业文化和氛围中,他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财务管理也需要创新

  有人觉得会计工作的规则性很强,很难有创新的空间和机会,所以有人把财会工作归为墨守成规的工作。戴锡宝认为,会计准则、财务管理制度以及上市公司的监管法规是我们的工作原则,需要严格遵守,但不等于财务管理工作就没有创新的机会,财会工作同样可以经过创新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戴锡宝举了一个例子。他在一家IT公司担任财务总监时,当时看好了人民币的升值走向,所以在境外抵押贷款美元,这样在还贷的时候,由于人民币不断加速升值,到还款的时候就可以用更少的人民币偿还美元贷款,为公司减少了财务成本。具体方式是把抵押贷款得来的美元做定存,当时利率是2.7%,贷款的美元则由于当时9.11事件的原因,贷款利率急剧下跌到1.8%,加上0.5% 的溢价成本,综合贷款利率是2.3%,这样我们就可以吃到一个存贷利率差,贷款不仅没有支付利息,反而赚到了一笔钱,等于向银行借钱银行还付给我们利息。

  戴锡宝说现代财务管理的创新更多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在记得在一家公司工作时,为了提高财务运营效率,他和另外一个助手曾用VB开发了一套销售合同管理平台,解决了企业多年遗留下来的销售合同执行混乱不清的状况。为了建立和完善这个系统,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为每一份合同都做了编号,他开发的操作软件可以清楚地看到“发货、付款、尾款、余款、排名顺序、本月应收账款多少、实际收款数量、余额多少、发票状态”等合同的执行情况。

  在中国铝业,戴锡宝也一直靠创新性思维完成自己的工作。在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近3年里,正值美国《萨奥法案》的出台后,在美上市的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面临着挑战,戴锡宝处于的内部审计岗位被赋予了“牵头和监督公司建立和健全良好内控体系”的新任务。依靠戴多年积累的经验,以及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方的努力,中铝股份公司顺利通过了萨班斯的考验。

  职业规划非常重要

  戴锡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生的职业发展亦是如此,需要“预”,也就是做好职业规划。大多数人的学生时代对自己的未来发展都很难有清晰的思路,戴锡宝回忆自己从高考前的专业选择,到大学本科的迷茫和在研究生阶段的反思,他觉得自己的个性与专业方向有很大差异。

  上大学前在专业选择时,由于信息、知识和眼界的限制,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对未来的社会发展和自己的个性能有清晰的认识,觉得能上大学并且是中国一流大学,已经是件十分高兴的事情,并没有太高的要求,但是上大学后就会慢慢发现自己的正真兴趣所在,戴锡宝说自己的个性并不适合呆在一个象牙塔里面,一个孤独的去研究什么理论,希望自己能融入到社会主流群体当中去,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但这种转型往往是十分艰难和痛苦的,尤其是像自己这样行业跨度很大的转型,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和心血。

  首先是有没有做好专业转型的准备和决心;

  戴锡宝说自己在考研时本可以借机转到其他专业,但是要花大量时间去自学,更要紧的是要听这些课程,会耽误自己哲学专业的进度,当时的自己还没有成熟到,既能打理好哲学专业,不至于太差,又能兼顾学好另外一门跨度很大的专业,再加上那时的自己的思想和意志还不够坚定,没有做好转换专业的决心,因为即使哲学专业学下去,也能完全满足就业的需要,所以自己的压力和动力还是不足。

  第二是要结合自己已有的优势找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

  戴锡宝觉得自己在转型时的优势就是外语和数学,这给自己顺利转型财务专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在参加ACCA这样的考试和应聘几家外企当中,擅长外语就会方便很多,2002年戴锡宝如愿以偿取得了ACCA资格。

  第三“先纵深后横向”的发展战略;

  如果要精深的掌握一门专业知识,一定要沉到这个专业的最低层,戴锡宝认为当初自己一开始进入外部审计机构,只能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企业的财务运营,自己并没有深入其中,还只停留在“远观”的程度;当进入雀巢时,自己也只是从外部审计转移到了企业内审,还没有到底部,下来的锐步公司才真正让自己清除了解到了真实的业务是如何发生的。

  但是只有深度没有广度会限制自己的视野和对管理的判断,所以后来在两家IT公司做财务总监时,自己对投融资业务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实战操作经验,这样自己的阅历才能胜任更高要求的工作!

  他建议,有兴趣或者刚刚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可以从企业会计业务先入手,再从事审计工作,然后可以再回到会计工作当中,这样的经历可以让自己更顺利的积累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成熟和成长的更快!

  戴锡宝说,尽管不直接从事会计或财务管理工作了,但是他仍然没有离开对会计工作的接触,因为审计工作是无法与会计工作分家的。只有具有良好的会计工作的经验和功底,审计工作做起来才能够深入肯綮,找到症结。戴锡宝觉得能把兴趣和工作合二为一,是人生一大幸事,而自己从哲学老师跨行业转型到审计高管人员,虽然历经磨砺,但是自己做到了把理想和快乐工作融为一体!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