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02 18:31
小企业如何少走ERP弯路?
(3)沿用大公司的分步实施方法
ERP的导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一次性导入;二是分阶段导入。一次性导入方式其结果是时间短、速度快,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新旧系统的转换,ERP所带来的协调性、整合性的成效马上显露出来。但同时,由于旧的系统已经全部被摧毁了,一旦业务流程出现了什么问题,将很难找到相应的补救措施。分阶段导入方式,是指不是一次性全面导入,而是先导入核心系统或核心流程,在运行测试修正完善后,然后导入周边系统。其导入时间长,投入费用大,ERP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不能马上显现,但在ERP的运行测试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
企业究竟选择哪一种导入方式,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实际上,小公司应该是一次性导入。小企业和大企业实施ERP不一样,大企业实施ERP要从局部开始,分阶段推进,搞一期二期工程。小企业实施ERP不能这样搞,局部应用无法做到信息共享和信息集成。而且在全部应用之前,领导看不到明显的成效,容易打退堂鼓。小企业本身企业管理层次不复杂,数据量不大,业务流程简单,完全可以一次性梳理清楚。所以,小企业要全面应用、一气呵成,不要做局部试点的多余之举。
(4)没有明确买产品和找伙伴的观念
买产品即购买一套ERP产品,供应商安装时予以适当培训指导,关系到此为止。找伙伴,指经过相互了解,达成合作伙伴关系。供应商除了合作初期给予相关和指导、培训外,尤其是合作完成(即ERP上线成功)后也提供后续服务,也是和买产品的最大区别。
由于许多小企业一直存在这样的误区:上ERP项目,就是购买ERP产品,忽略了购买产品后要达成伙伴关系。因而对合作并没有抱积极的态度,也没有进行事前充分的沟通,仅凭广告介绍,或凭演示过程中的主观臆断,导致导入ERP后的问题不断,进而影响ERP的应用。
(5)实施ERP时效果要一步登天
如果老板在实施ERP系统时期望效果能一步登天,那么必须纠正他的想法,否则软件买回来三个月看不到效果他可能会烦。虽说小公司ERP软件实际上只是一套简单的管理系统,但对于小企业来说还是比较复杂的。实施时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在面对阻力的时候,如果有因为投资额不大让老板觉得就这样不了了之,半途而废也不感到巨心疼的话,那么ERP的失败便为时不远了。因为来之容易,那么弃之也就不可惜了,本来就是花几万元或十来万买来的嘛。实际上对于小企业来说,既没有足够的人材储备,也缺乏殷实的家底,因此更需要耐心。
三、小企业在应用ERP时的注意事项
针对小企业信息化薄弱的特点,在ERP选型和实施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定义需求
小企业在上ERP项目前,必须清楚自身的现状,明确引入ERP的目的。实施ERP前必须先改变老板的观点,让其明白ERP是干什么的,有什么作用。实施前也必须了解公司目前存在的管理问题,这样选型和实施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小企业而言,选型以“需求驱动”为原则,不要求大而全。但要注意的是小企业选择ERP是选择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单独的几个模块。
(2)选择流程改变的合适时机
大量实践表明,ERP只有在成功实施BPR(流程重建)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但大部分小企业往往失败于BPR。对于小企业而言,由于管理基础薄弱的约束,流程重建不能全线出击。小企业宜采用边实施边调整的循序渐进的流程调整方法,不一定强调在实施之前先进行全面的流程重组,因为大面积的流程重组很可能会给小企业带来震动,并对正常业务的进行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过长的基础数据准备、业务流程讨论,很有可能使最初进入系统的数据就不准确,而使系统变成了“垃圾箱”,流程改变也就不可能得到员工的支持。
(3)合作伙伴胜于软件供应商
小企业上ERP系统是一个找伙伴比找产品更重要的事情。ERP系统要涉及到硬件供应商、网络供应商、软件供应商、咨询和实施服务商等多个方面,由于小企业财力和人力相对比较薄弱,不可能有精力面对这么多专业的IT厂商,加之ERP项目不是一次性的买卖,双方要进行长达几年的密切合作。因此,小企业要根据实际状况寻找合作伙伴,应该要树立找ERP合作伙伴胜于软件产品供应商的观念。合作伙伴不同于单纯软件商,好的合作伙伴应具备配合小企业成长和共同合作的理念。否则,最后吃亏是小企业。
(4)重视培训和技术支持
ERP系统有许多特性和功能,培训是必不可少的。正如一句大实话所说:你不能只是买下系统,你必须拥有它。小企业也不例外,不能认为ERP系统只是部分人应用就忽视培训工作。
上一篇:人力资源经理最头疼的问题
下一篇:困扰一:绩效考评不考评绩效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