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编辑推荐>详情页

比尔盖茨自曝创业史

2010-12-02 18:18

比尔盖茨自曝创业史

微软腾飞之路
  1981年8月12日,IBMPC问世。负责这个项目的唐埃斯特利奇成了PC业的“教父”,他 也是IBM中唯一让盖茨诚服的人。这位“教父”在1984年就给IBM带来40亿美元的收入,光这一块就可成为美国第74大公司,也是仅次于除去这一部门 的IBM和DEC的第三大电脑公司。埃斯特利奇对PC的眼光可以与盖茨媲美。只是IBM官僚病复发,换上了洛伊来代替他的位子。洛伊对PC几乎一窍不通, 这位自以为很高明的人为微软留下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空子。

  1985年6月,微软和IBM达成协议,联合开发OS/2*作系统。

  根据协议,IBM在自己的电脑上可随意安装,几乎分文不取。而允许微软向其他电脑厂商收取 OS/2的使用费。当时IBM在PC市场拥有绝对优势。兼容机份额极低,洛伊几乎不加思索地同意了。而到了1989年,兼容机市场已达到80%的份额。微 软在*作系统的许可费上,短短几年就赢利20亿美元。

  当然,双方在OS/2上的合作未能持续下去。微软从1981年就开始开发后来称之为“Windows”的*作系统。

  帝国告成

  当然,微软的光芒也吸引了美国反垄断法的注意力。1990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开始调查微软 的市场行为,主要是针对其*作系统与应用软件一起捆绑销售的方式,这种搭售方法正是反垄断法“专政”的对象之一。不过作为信息时代的美国传奇,微软习惯了 法律对它网开一面的照顾。

  1993年,司法部接管调查工作,才使微软有点紧张起来。1994年,司法部对微软的市场行为作出限制性裁决。尤其是当微软准备购并财务软件市场的领头羊——Intuit公司时,司法部挺身而出,指控这起兼并为非法,微软不得不放弃了这个烫手的山芋。

  如今微软已成为了业内的“帝国”,除了主宰PC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外(这是微软的命脉),还插足 个人财务软件、教育及游戏软件、网络作系统、商用电子邮件、数据库及工具软件、内部网服务器软件、手持设备软件、网络浏览器、网络电视、上网服务以及近 20个不同的万维网站。拉尔夫纳德说:“与约翰洛克菲勒不同,盖茨清楚地认识到,他的垄断行为没有界限。”除了反垄断法,他已天下无敌。

  美国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下一个比尔盖茨将会诞生在哪里?”超过60%的人认定下一个引人注目的成功将来自亚洲,而其中最大概率是在中国。

  4月底,比尔盖茨进行了他淡出微软日常管理前最后一次访华。访问北京朝阳疾病控制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参加博鳌亚洲论坛……这个数字时代财富和成功的象征者又在中国刮起了一阵旋风。他的成功到底来源于什么?是不是真的会在中国重现?

  让我们从他过往的故事和中国之行的讲述中一探究竟。

  在“福布斯2007全球富豪榜”上,52岁的比尔盖茨以560亿美元的身价连续第十三度占据全球首富。

  这个大学辍学创业者,20岁创建微软,31岁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亿万富翁;37岁成为美国首 富;39岁身价一举超越华尔街股市大亨沃伦巴菲特成为世界首富。在30多年的时间里,身处技术更迭频繁、商业模式层出不穷的IT行业,虽然竞争对手不断涌 现,各种质疑之声也从未间断,但依旧没人能替代他独特的位置。曾经有人问盖茨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工作勤奋,我对自己要求很苛刻。”

  的确,盖茨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极其乏味的富豪,他每天在微软公司工作10多个小时,极少绯闻,除了读书、打高尔夫球和桥牌之外几乎没什么业余爱好。就连投身公益事业,都要做得比别人更职业。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