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编辑推荐>详情页

大学生不再是"精英"代名词

2010-12-02 18:14

大学生不再是"精英"代名词

  目击 人才交流市场“五大现状”

  “要学历,要经验,要能力,要沟通能力强,要有团队精神……”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显得苛刻。招聘会上,种种用人条件都让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咂舌。与此同时,严峻的就业形势也让更多的大学生择业观趋于理性和务实。

  现状一:热门不热,冷门不冷

  “专业对不对口已经不重要了,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西安财经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小杨这样对记者说。

  在22日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招聘会上,记者发现,前来招聘的企业以销售和技术类为主,不限制具体专业,不少哲学、法学、国际贸易等专业的毕业生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销售行业。

  “我们是学国际贸易的,现在工作不好找,今天的企业大多都是招营销人员的,我们都投了简历,先就业再择业吧!”西安欧亚学院两位女生投完简历,在招聘会门口遇到记者。

  受金融危机影响,前几年一度春风得意的会计、金融类专业今年趋冷。在22日浙江嘉兴专场招聘会上,行政管理、工商管理、财政学、经济学、新闻、会计等曾经热过一阵的专业,也都似乎遇到了这样的局面,展位前应聘人数众多,但企业需求人数却很少。反而是一些建筑、交通、公路、机械制造、环境科学、城市规划等操作性强的岗位需求旺盛。

  “我是学金融的,这个专业在几年前是很红很火的,就业基本不成问题,但今年都冷下来了,之前一些并不怎么看好的专业反而今年就业很好,我同学是学环境科学的,算是比较冷的专业了,但现在已经找到工作了,而且他们班整体就业情况也不错。”西北大学的小何对记者说。

  专家声音:“从大的方向看,理工科相对于文职类专业就业形势比较稳定,而经济、管理之类的专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廉宏彬说。“但是,没有永远的冷门,也没有永远的热门,一切都是随着社会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着。对于毕业生来说,首先是要调整好心态,不要抱怨,要正确地分析和评价自己,找出优势。不要一味地强调专业,企业看重的是个人的发展潜质,你的性格、你的沟通能力、你承受困难的能力等,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财富。任何人任何事都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对自己、对未来都应该充满信心。”

  现状二:文凭依然是一道坎

  “幸亏你没来,这里动不动就要求本科、研究生学历,你来了也白来!”22日浙江嘉兴专场招聘会上,一位女生打着电话从记者身边走过。

  据了解,嘉兴专场招聘会上,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才比例占到15%。

  但这并不意味着,学历就是决定人才价值的首要因素。

  在西安市金领人才交流中心,一家来自广东的服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学历,并不能说明问题。在我们这个行业,需要的是销售精英。我们看重的,是你的人际关系、处理危机的反应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甚至于业务上的技巧都可以通过后天来培养。”

  兰州理工大学电子半导体专业的刘春民毕业后在上海工作了一年,今年也重新走入就业的行列。“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是招聘会的主力军,对于他们来说,学历只是次要的。应聘者的能力,特别是面试的表达能力是主要的。”

  一家广告公司的招聘人员说:“本科只是一种名词,给大家的只是一个基本的素质教育,我们看的更多的还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我们这儿有很多人是大专毕业的,和本科生相比他们一样做得很出色,甚至优于本科生。”

  在记者走访的数十场招聘会上,80﹪的岗位要求大专或本科以上学历,其中以大专学历为主。

  与企业的用人理念相对,大学生们的求职心态也日趋理性和成熟,择业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在招聘会现场,记者发现一些原本只要求高中、中专学历的工作岗位,也有大学生前去应聘。对工作单位、工作环境的选择也不再局限于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多数大学生表示,即使私营、个体企业也愿意去。

  而在一些高校的校园招聘上,学历依然是一道能够隔断不少毕业生的坎。

  苏宁电器的校园宣讲会上明确指出,应聘者需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甚至于对毕业生的学校都有要求。首钢集团、中铁四局只招收一类院校的优秀毕业生。

  专家声音:“大型企业对毕业生学历有要求这很正常,不能否认高学历、好的学校、好的教育对毕业生产生的价值。但这些东西提供给毕业生的只是一种捷径,企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高学历只能说明起点高,但从发展的角度讲,人的素质是要不断提高的。学历高的不能满足现状,要不断在学习中提高;学历低的不要抱怨,更不能对自己失去信心,要努力去提高自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这样说。

  现状三:经验就是护身符

  “诸葛亮出山还没带过兵呢,凭什么跟我要工作经验!”在11月23日陕西科技大学联合西安工业大学在陕科大校园内举办的校园大型招聘会上,一位男生气呼呼地从人群中挤出来。

  “许多公司都要求应聘者有2~3年的工作经验,我们是应届毕业生,哪里会有那么多的经验。”一位求职大学生无奈地对记者笑笑。

  在记者接触的近百名毕业生中,有近7成不约而同地提出了经验问题。

  除了部分大型企业进入高校直接招收毕业生之外,招聘会上,不少用人单位对应聘者在行业内的经验要求很高,对应届毕业生则看重其社会实践经验。

  “现在很多单位都很重视经验,所以我做简历的时候就把自己的社会实践和实习这些内容放在比较显眼的位置,这样成功的机会更大。”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的齐娜向记者展示自己的简历:在个人基本信息下,一大块的内容写满了自己在校外兼职和家教的经历。

  “我们还是比较看重经验这一条的,对行业比较熟悉,进入公司后比较容易上手。”某销售公司工作人员说。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不同,不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同。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需要成熟的人才,这样节省对人才的成本投入,也节省了对人才培养的时间成本。而对于一些成熟企业,他们具备培养人才的能力,对人才在潜力方面的要求比较多。

  专家声音:“从高校方面来说,要解决毕业生的工作经验,我们的做法是直接将学生的实习与企业挂钩。通过进一步开拓市场,与关系良好的企业签订合同,共同建立实习基地,让企业通过实习选拔人才,在这方面,我们作为师范类院校已经有成功的经验,学生自己也意识到自己的实习与就业相挂钩,在实习时会自觉地重视起来,最终得到用人单位的赏识,效果很好。”陕西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田安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今年该校的就业情况不但没有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相比去年同期还略有上升。“对大学的就业指导课进行改革,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不断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这也是增加毕业生应聘筹码的重要手段。”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