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编辑推荐>详情页

潘石屹:2008年多背一根柴

2010-12-02 17:57

潘石屹:2008年多背一根柴

    我们为什么要作诗?这是潘石屹很喜欢引用的一个话题,他认为看到惯性事物背后的原因对启迪未来关系重大。

    诗,一声爆发的呐喊,一种时代的精神,一段情绪的沉淀。我们为什么要作诗?因为我们总需要一个裂缝、一个出口、一个触发的理由、一个单薄的希望。

    三十年,这个最具物质性的市场领域——房地产里,沉浮着这样一个将“为什么作诗” 的问题,与宏大而现实得貌似庸俗的问题结合在一起的人。他反思2008年这一年,走到改革开放30年边际的中国社会面临外有金融危机、内有产业升级的叠加 压力的背后原因;反思中国经济、中国房地产这一年来究竟怎么了?为什么会走到今天,又将走向何处?正如思考人类为什么要作诗。

    他是一个地产商,这一领域,正因为其特殊的资源和投资属性,以及在宏观经济中的协调作用被社会广泛关注。而他同时又是因三十年改革开放——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化改革——而受益的甘肃农家子弟。

    “别玩了孩子,赶紧背呀,秋天多背回一根高粱杆子,妈妈冬天就多一根柴可以烧炕取暖。”——一个启迪今天的童年故事。

    2008年11月底的一天,记者来到位于北京朝外SOHO的SOHO中国总部采访潘石屹。早上10点,他匆匆赶到办公室,秘书说是否需要休息五分钟再开始采访,他拒绝了,说“不要让人家(记者)久等”。

    这句话背后有典型的潘石屹风格――对每一个与他有所交往或交流的人,都心存尊重,平等而友善。潘石屹说,这是二十年来他能够几经地产沉浮而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

    数天前记者刚刚与潘石屹在上海安永年度企业家颁奖典礼上见面,但眼前的潘石屹疲 惫、憔悴很多。据SOHO中国工作人员介绍,此前基本不参与销售环节的潘总现在亲自挂帅领导销售队伍,以确保销售业绩。“潘总工作效率极高,对员工完成工 作的时间节点要求近乎苛刻。”一位SOHO员工告诉记者。

    在中国房地产销售市场前景不明的今天,全力备战过冬已经成为房地产企业的共识。在中国所有民营房地产企业中,能够手握百亿重金的开发商,几乎唯独SOHO,但种种迹象表明,即便有如此优势,潘石屹的企业仍不敢轻言暖意。

    “不知为什么,最近我常常会想到小时候的一个情景。”正在经历房地产冬天的潘石屹 娓娓道来,“我生在黄土高坡,7、8岁时,每到秋天,我们都要到山上去背高粱杆子,回家当柴烧。回想起来,那地势山高坡深,7、8岁的孩子总是累得满身是 汗。小孩子真是不愿意背呀!邻家阿婆就对我们说,别玩了孩子,赶紧背呀,秋天多背回一根高粱,妈妈冬天就多一根柴可以烧炕取暖。听到这样的话,不敢贪玩 了,赶紧往家背……”

    “这个故事时刻提醒我,今天的房地产冬天是一样的道理,我们现在就是秋天,多背一根柴,就多一份过冬的资本。”潘石屹说。

    谈起今天的房地产和中国经济形势,总是一脸笑意的潘石屹很少见地神色凝重起来。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