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绩效指标
2、经理对员工的需要,远远大于员工对经理的需要。关于这一点,举一个例子就明白了,假设一个经理带领一个10个员工的部门,有一个员工经理出差不在公司,那么这个月部门的业绩会怎么样?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在目标和计划的指引下,即便员工达不到100%,60-70%的业绩还是可以保障的,那么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假设这个月10个员工都出差了,只剩经理一个人,那么这个部门的业绩会怎么样?可以想象的出,就算把经理累得吐血,恐怕也只能完成10-20%的业绩,这就是“经理对员工的需要远远大于员工对经理的需要”的意思。
3、经理的价值来自于员工做了什么,而不是经理做了什么,关于这一点,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企业考核经理不再考核他本人做了什么,而是考核他所带领的团队做了什么,团队的业绩才是经理价值的体现。
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一个结论“经理的唯一价值就是帮助员工成长”。而帮助员工成长的最好途径就是绩效管理,理由是绩效管理向上支撑战略,向下帮助员工改善,没有比绩效管理更适合帮助员工成长,帮助经理实现价值的了。
总结一下,绩效管理的定位决定了绩效考核指标的操作模式,因此明晰绩效管理的定位是相当重要的,这是理念的认同过程,也是把绩效与战略以及公司运营以及经理员工成长相结合的过程,企业必须在操作指标设定之前首先做这个工作。这个工作想要做好,有三堂培训课必不可少,分别是:目标管理培训、平衡计分卡培训、绩效管理理论与实务培训。
二、目标梳理 明确了绩效管理的定位,下面我们来谈谈如何进行目标梳理。目标梳理采用的工具是战略题图、平衡计分卡。
首先,借助战略地图思考工具,对公司的战略目标进行思考,如图三所示:

图三战略地图全景图
借助这个工作,公司管理层通过研讨会的形式,进行头脑风暴,形成初步的战略地图框架。这个研讨会一般由人力资源总监主持,企业老总全程参与,确保整个过程沟通充分。
通过研讨会形成公司的战略地图,图四是某企业战略地图的案例:

图四某公司研讨后的战略地图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战略地图需要经过几轮沟通才能确定,特别是老板的参与是非常关键的,老板的参与确保了整个操作进程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