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专题>详情页

吴云前给年轻人的创业建议【老板成功创业经】

2010-11-03 16:08

吴云前给年轻人的创业建议

他——白手起家,用15年时间打造了国内屈指可数、具有国际水准的购物中心;

他——来自温州,可熟悉他的人更觉得他是个大连人;

18岁——激情燃烧的岁月,他独自闯起了关东;

做大小生意是一种追求,更是东北振兴中温州人创业的写照。

吴云前,1971年出生,浙江省乐清市人,现为大连百年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1988年8月,年仅17岁的吴云前只身来到大连,如今,他领导下的百年城集团已成为业界瞩目的商业地产新秀。

2000元创业的故事

吴云前小时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热爱学习的好学生。他对正规教育不感兴趣,初中毕业后,就不愿意再上学,嚷着要做生意。那时候,家里有一个蛋糕店,做一些点心、月饼之类的甜品,一年也能赚一两万。父亲的打算是这样:读书是上上之策,万一不行,就回家帮忙经营蛋糕店。可是,吴云前的梦想,不是一个小店这么简单。他要创业,要到遥远的地方实现自己的梦。

于是,他跟父亲借了2000块钱,跟另外两个朋友一起去了青海。那一年,他17岁。

在青海湖边一个小小的城市,他开了自己的裁缝店。那里没有百货公司、人烟稀少。他从兰州进布料,当了一个小裁缝。第一年,不赔不赚。他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创业,父亲回信说让他再坚持一年。第二年,赚了一万。于是,他不顾父亲的意见,把所有东西全部卖掉,还了父亲的2000块钱,随后来到大连。

我对他会做衣服诧异不已,问他从小是不是心灵手巧那种孩子。他否认。“我一点都不心灵手巧,比如说电器之类的东西,我从来不碰。如果别人能做,还是交给别人吧!那时候,不过是从一件最小的、别人最不屑做的事情做起。对我而言,那是个开始。”

做服装生意完成原始积累

1989年,如今矗立着百年城的地方,是一所小学。当时,19岁的吴云前说:我要把学校拆了,盖成全东北最好的商场。那时候,身边的朋友以为他在说胡话。从当时到2002年百年城正式开业,中间历经了13年。

延续在青海开裁缝店的经验,吴云前在大连开了一个小服装厂。他说,那个服装厂的性质跟现在的zara有点像。出货快,一个星期就能上柜台,什么好卖再做什么。逐渐的,服装厂越做越大,生意很好。

可是,吴云前并不满足。盖一个购物中心所需的原始积累,这样一个服装厂根本不够。于是,1992年,他把目光投向布料生意。大连是一个海岸城市,做布料批发、纺织品贸易,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做布料生意,比服装生意赚得要多很多。在有了一定资产之后,吴云前同时进行了两项投资。首先,因为城市规划,那所学校搬走了。吴云前在那块地上投资了30%的股份,成为了第二大股,但是,并没有控股权。考虑到这一点,再参考那时候北京的酒吧业兴旺、上海出现了钱柜。吴云前把二者相结合,在大连开了一个名为“空中布景”的综合娱乐场所。一层是主题餐厅,二层是ktv。

由于当地消费水平有限,并且没有形成健康卡拉ok消费的习惯,吴云前的第二个投资失败了。亏损了 5000万元之后,第一大股宣布退出项目,趁这个机会,吴云前收购了它的股份,把原计划48层的大楼改成了八层,请著名设计师来打造这个全东北最好的购物中心。他说:“当我看到很多世界顶级品牌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落脚点,将专卖店开到富丽华和香格里拉时,我看到了机会。我瞄准的,是那些最具消费能力的消费者。”

于是,在大连建市100周年的1999年,投资7个亿的百年城破土动工了。时任市长的薄熙来对于这个项目有过一个精彩的比喻:大连的瞳孔。2002年,百年城正式开业。

形成明确的商业模式

回顾吴云前的过往人生,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中。大喜大悲、大起大落。问到他以后还会不会这样折腾,他说,一旦你形成了明确的商业模式,就不会了。那漫长的岁月,都是在积累。

百年城开业不久,吴云前在二七广场建成了温州城,他说,这次他是将目光瞄准了普通老百姓。事实证明,吴云前的这两个项目都获得了成功,成为大连为数不多的商业地产行业的赢家之一。“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吴云前说,“现在大连有些商业地产项目的失败,原因在于他们不清楚自己的定位,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温州城取得成功后,吴云前一直在思索公司的下一步棋该如何摆布,最终复制“温州城”模式、让温州城走出大连成为答案。2005年11月,位于长春站前旺角的温州城开业了,而开业前其店铺出租率就已达到100%;随后,位于沈阳太原街附近的温州城也即将开业。吴云前介绍说,哈尔滨温州城也在积极选址过程中,让东北主要城市遍布温州城成了他连锁战略的第一步。

“我们现在非常地踏实,我们知道公司未来该往哪儿走”,吴云前介绍说,“公司将按照东北、华北、山东的区域进行扩张,除东北各主要城市外,天津、北京、济南、青岛都是我们复制温州城的热门城市,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设200万平方米的温州城模式的卖场,是我们未来的目标。”

在商言商,总结温州城运作成功的经验,吴云前认为,前期的选址非常重要,他的原则是“宁缺毋滥”;而之后的规划功课也必须要到位,因此他所开发的项目均聘请世界顶级规划设计公司来做;而树立良好的品牌和形象,做好招商工作,形成整套的后期管理系统他认为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给年轻人创业的建议

现在的年轻人,总觉得目前任何行业都已经饱和,不像以前那么有机会。吴云前非常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说:“社会永远是在进步的,现在的条件绝对会比以前好。就看你用什么角度去看。如果一味抱着这种想法,那还要后代做什么?到他们那一代,岂不是更没有生意做,更没有钱赚?

“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吃过什么苦,好吃懒做、眼高手低是最常犯的错误。当年,我们出来做生意真是吃尽了苦头。那时候从温州到青海,根本买不到火车票,一路都得站着。站得腿都肿了。那时候社会治安也不好,从兰州买布料,运到火车站。托运,得给托运站的人买烟、说好话。关键还要看好自己的货品,可能你正在卸包的时候,另一个包就没了……”

从小出来做生意到现在,吴云前觉得在逆境中成长是最锻炼人的。他非常欣赏李嘉诚的一句话:“前十年,创业非常艰辛,后十年,我进入到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锻炼自己的团队精神和忍耐力,是吴云前所强调的。他说,永嘉学派当年提出的“义利说”,正是温州人今天经济活动的写照。温州人信奉朋友就是财富,有义就有利。但是,和朋友间的利益并不是直接金钱的交往,而是相互帮助。

比如,在朋友的相互交流中会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将这些信息变成钱,也就实现了朋友间的利益。温州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同现代市场接轨的地方。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