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专题>详情页

企业遇到困难时的举措【老板成功创业经】

2010-11-03 16:01

企业遇到困难时的举措

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王振滔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制鞋企业之一——奥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身家60多亿。

王振滔出生于浙江省永嘉县黄田镇的一个农民家庭,兄妹4个,家境贫寒。高中没上完,16岁的他跟着堂舅学木工。1988年,他东拼西凑了3万元,带领8个人创办了一家制鞋厂开始了艰苦创业的历程。

王振滔说:这些年来,他的奥康集团之所以能够有所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坚持了“诚信为本”的企业经营理念。

一次,一位员工误将一双待返修的皮鞋装箱入库。王振滔得知后立即让人拆包检查,发现这双鞋已发往湖北某商场。王振滔马上让员工将这双鞋从湖北追回。事后企业部分员工说,为了这么一双鞋如此兴师动众没有必要。但王振滔却说:“一双鞋是小事,如果造成不好的影响,那就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

除了千里追鞋外,王振滔身上还发生了两次剪鞋的故事。第一次是在1998年的一次展销定货会上,一位外商拿起一双奥康皮鞋问:“这是真皮的吗?”王振滔笑着说:“请放心,绝对是真皮做的。”外商摇摇头说:“真皮做不出这种效果。”王振滔二话不说,找来一把剪刀就把那双皮鞋剪开,递到外商手中说:“先生,你帮我鉴定一下,看是真皮还是假皮?”王振滔的举动让这位外商很惊讶。在仔细品评一番后外商点头说:“真皮、确实是真皮!了不起,我要定你们的货。”

2000年的一天,奥康集团为国内某企业生产了一批皮鞋。其中一部分商标标识贴得不够规范,王振滔得知后,操起剪刀将180多双高档皮鞋全部剪毁,并陈列在工业园内,让全体员工排队参观,不少工人都掉了眼泪。王振滔说,剪掉鞋子,损失的只是几个钱,对于奥康来说,最值钱的是消费者的信任,是“奥康”这个品牌。

2005年4月,奥康集团进行第一季度工作总结报告会。奥康事业部某经理汇报时提到一季度原计划开店70家,最终开店110家,超额完成任务。该经理在汇报后认为一定会得到总裁王振滔的表扬。结果等来的是批评。“这叫作严重超标,很不好。”王振滔直言不讳,“你想想,你超标那么多,你的管理、物流和人员跟得上吗?如果不能保证质量,就如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盲目开店的结果只会是开一家死一家,做了无用功。”

王振滔常用这样一句话鞭策自己:不怕起点低,就怕境界低。就是靠着对诚信为商这一境界的追求,王振滔为自己赢得一个又一个的顾客,他的成功创业也成为时下最突出的活教材。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