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专题>详情页

网购的高性价成功比拉动内需【网上开店心得】

2010-08-30 14:24

网购的高性价成功比拉动内需

 

  近日,亚洲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淘宝网公布了截至2009年6月30日的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09年上半年淘宝实现交易额809亿元,逼近去年全年999.6亿元的成交额。对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11亿元,淘宝交易占比1.4%,较去年年底上升了0.4个百分点。   截至今年上半年,淘宝网共有注册会员1.45亿,占全体中国网民数的43%。网购用户同比增长101%,是中国网民同比增长速度的3倍。   网购市场还明显呈现出经济危机下的消费特征:购物次数激增,单笔购物金额下降。淘宝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消费者购买网货笔数同比增长了184%,每笔交易单价则下降了51.5元。 网购已经成为拉动内需消费的主渠道。根据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报告显示,淘宝今年上半年为内需市场的增长贡献了15个百分点。 网上购物的一片红火,透露出金融危机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   网货加速品牌化。外贸转内销企业是网货的重要来源。经过多年的国际品牌代工制造,他们的产品具备了网货的基本要求---货真、物美。随着网货成为网购消费的热点,一批明星网货率先在淘宝上实现品牌化,例如为国际大牌内衣做代工的“歌瑞尔(GAINREEL)”。   “歌瑞尔”是广东中山菲儿服饰的自创品牌,在进入国内市场之前,这是一家千人规模、年销售额约3亿元的贴牌加工企业,为欧洲40多个知名内衣品牌做ODM。淘宝让“歌瑞尔”创始人张翔看到了内销的新渠道机会。   “互联网是快速的,无论在渠道的扩张速度上还是消费群的二次转化率上都是最高的。”张翔把“歌瑞尔”所有的推广都放到淘宝商城,并很快进入销售第一阵营。在淘宝专门的内衣推荐专题,当其他国际大牌销售3-4件的情况下,“歌瑞尔”一般可以卖到数十件。   在这样一批完全基于网络发展起来的网货脱颖而出的同时,他们的改变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品牌,更是背后的运营模式。   “麦包包”原先是一家箱包贴牌OEM制造商,金融危机发生后,外贸形势急转直下,他们便在淘宝上创立了“麦包包”品牌。为了适应网络销售,“麦包包”研发了一整套基于淘宝订单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以网购订单驱动生产和管理,并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当其他企业一箱箱地从仓库发货时,“麦包包”已经做到了按淘宝订单一件件从仓库提货。“网货化”不仅仅是渠道和品牌的建设,更是未来企业的发展模式。   主流品牌网销化。与“网货”加速品牌化相对应的是“主流品牌”的网销化,这两大趋势从两端迅速推动网货转型,而去年以来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更加速了这一转型过程。   去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新的生存和增长模式,上淘宝是很多消费企业的新选择。与此同时,去年下半年启动的“大淘宝战略”初见成效,淘宝正在为帮助企业进行网络零售提供全套的技术、支付、物流和营销支持,并且在半年多的操作过程中积累了经验,提高了效率。   在内外因的促进下,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淘宝上的企业级卖家发展迅猛,联想、宝洁、优衣库、戴尔、李宁等消费者耳熟能详的传统品牌均已入驻淘宝,数十家品牌商企业已经进入了淘宝“百万网货俱乐部”,即品牌直营店单店在淘宝的月销售额超过了100万元。   今年7月,联想在淘宝商城官方旗舰店的单店单月销售额更是突破了1000万元大关,率先迈入了“千万网货俱乐部”。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淘宝商城的交易额已经是去年年底的3倍。这一速度不仅远高于线下传统销售的增长,也高于淘宝交易的平均增长速度。   业内人士惊叹,“大象”不仅能在淘宝上跳舞,而且身段比“蚂蚁”更灵活。大象跳舞的一个典型案例是优衣库。日本首富柳井正创办的服装品牌优衣库,今年4月正式进驻淘宝商城。开张当天就达成了近3000笔交易,实现30多万元的交易额。统计显示,优衣库在淘宝开店的前11天成交额和客流量相当于在中国线下所有实体店之和,而后者是优衣库进入中国9年所累积的成果。   主流消费网购化。“网货”加速品牌化和“主流品牌”网货化构成了生产端的网货化趋势,这一趋势反映在消费端表现出的则是“主流消费”网购化。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40岁以上的淘宝用户数同比翻番,网购覆盖人群分布更加广泛;网购覆盖区域分布也更加广泛,二三线区域的网购市场的交易超过了50%。   网购人群成为互联网各种应用人群中增长最快的一类。今年上半年,淘宝网共有注册会员1.45亿,同比增长101%,而中国网民今年上半年的同比增长只有34%。   网购不再只是少数人的应用。二三线区域的网购者可以通过淘宝买到优衣库,五六十岁的老人可以通过淘宝卖出他们积累多年经验的独家手工艺品。   “主流消费”网购化最明显的特征体现在家居日用品,数据显示,无论在销售数量还是销售金额上,今年上半年家居日用类商品都是去年全年的两倍多,家居日用类商品首次登上各类商品销售排行榜第一名,而去年此类商品仅列居第四。   不但是淘宝买家在经济危机的冬天里依赖“淘宝式生存”,淘宝卖家更迫切地需要冬天下的“淘宝式生存”。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淘宝每日新开店铺数接近1万,与去年下半年相比,增长了一倍。今年上半年每月新加入淘宝的卖家近30万,去年下半年这一数字不到20万,而这一数据和去年上半年相比增幅高达60%以上。   淘宝卖家快速增长的势头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当时金融危机刚开始在中国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很多人在金融危机压力下,第一次尝试开网店,把经济宽裕时买来的闲置物品放在淘宝上出售,同时积累网上开店经验,摸索新的谋生手段。   今年网购交易额的增长激发了更多人上淘宝开店,而淘宝今年上半年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也切实帮助了新加入的卖家,这其中包括增加对新加入卖家的培训、对学生卖家的流量倾斜政策等。   今年上半年,淘宝在线下开课培训覆盖面超过30个城市,总计培训人次达5万,比去年全年培训人次还要多出1万。上半年,淘宝在帮助学生开店的力度更是大大增加,合作院校新增32所,总计85所,而去年同期只有10所左右。   与此同时,淘宝在上半年开通学生频道,从网站流量引导、示范指导等方面帮助学生卖家通过创业实现就业。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小卖家增长是月收入超过50万大卖家的近100倍。淘宝的一系列政策帮助了卖家,尤其是小卖家迅速成长,并通过淘宝实现就业。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