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今日头条>详情页

特区成立30周年系列利好将出 掘金受益股

2010-08-25 09:37

  深圳将隆重庆祝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

  2010年8月26日,深圳将迎来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为全面展示和系统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深圳将力推"十项民生工程"、"三项惠民举措"和"十二项庆祝活动",隆重庆祝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

  据悉,纪念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的"十项民生工程",包括住房保障工程、平安工程、交通优化工程、便民就医工程、基础教育提升工程、户籍政策拓展工程、街区图书馆工程、数字电视普及工程、大气环保工程、绿道网工程。此十项民生工程已于今年7月30日经深圳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目前正在抓紧实施。

  同时,在推行"十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该市还于近期推出三项具体的惠民举措,当中除慰问特区早期建设者和困难群众外,还包括向广大市民发放纪念电话卡,且倡议全市调休一天。

  值得注意的是,纪念电话卡拟在年内向全体市民发放。经商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深圳分公司共同向全体市民,派发一批面值金额100元的电话充值卡,其发放范围为在深圳生活、工作的全体市民。三家公司共计准备纪念电话卡1500万张用于此次活动,面值金额总计达15亿元。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具体发放方案。

  有关负责人表示,纪念电话卡的发放,是为了让全体市民充分感受到特区建立30周年的喜庆气氛,共同分享特区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发展成果,进一步增强全体市民对深圳的归属感,激发全体市民投身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热情。

  此外,开展"深圳经济特区30年100件大事"和"深圳改革开放30年30位杰出人物"评选活动;举办"经济特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举办《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大型展览;举办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在京举办"深圳文化周"……一系列共计十二项的庆祝活动将在8月26日前后隆重揭幕。(.人.民.网 .胡.谋 .刘.燕.燕)$$$

  经济特区30周年:深圳特区GDP新视角与新内涵

  经济特区深圳曾以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享誉世界,GDP增速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位居前列。但时至今日,深圳人对GDP的追求正在发生新变化,单位面积GDP产出、单位GDP能耗水耗、GDP的产业构成,都成为更受深圳人重视的GDP新内涵。

  过去三十年,深圳GDP增速年均高达25.8%,这为深圳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但与此同时,连年高速增长也使深圳的开发程度几近饱和。以土地为例,深圳市已开发国土面积占可开发用地的86.3%,剩余的土地如按过去每年几十平方公里的速度开发,几年后就将无地可用。

  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说,"而立之年"的深圳有很多成熟的喜悦,也面临诸多"成长的烦恼":一是经济总量达到较高平台,经济内生动力和后劲不足;二是土地、资源、人口和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三是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改革仍有待深化。

  深圳人清醒地知道,全国各地都在按中央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对"先行一步"的深圳来说,这一课题显得更加紧迫。几年前深圳就明确提出从"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和谐深圳"转变的要求,通过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深圳的GDP内涵正在发生新变化:

  单位土地面积产出大幅飙升。过去五年间,深圳市生产总值连续跨越四个"千亿元"台阶,2009年达到8201亿多元,每平方公里土地GDP产出和财税收入分别从2.5亿元、0.7亿元增长到4.1亿元和1.4亿元,增长了近一倍。

  GDP的绿色成分越来越浓,万元GDP能耗、水耗近年来持续下降,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累计降幅已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标。

  与此同时,经济增长中科技创新等"无形资源"的贡献越来越大,华为、中兴、腾讯、华大基因等一大批深圳本土成长的企业迅速壮大起来,并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的领先者。2009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6%,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位。

  从产业构成来看,依靠资源、劳动力的大量投入实现快速扩张的传统产业正在大量向外迁移,占GDP的比重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而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和文化产业等占GDP的比重与日俱增。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正在快速增长。作为高端服务业的支柱,深圳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提高至14%,证券、基金、创投业保持全国领先,深圳作为区域金融中心的地位已基本确立。

  深圳市社科院院长乐正认为,今年上半年,深圳市实现生产总值4215.57亿元,同比增长11.6%。对于每年GDP总量近万亿的深圳来说,10%以上的速度已经不低,深圳未来的发展不是继续追求高增长,而是应该加快结构和质量的调整,力求以更小的投入、更低的消耗,创造更大的效益,率先进入更高的发展境界。

  在今年深圳市两会期间,深圳市委、市政府以更为宽广的视角着眼未来,提出以香港、新加坡等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2015年实现GDP1.5万亿的目标,经济总量与新加坡基本持平。

  深圳市发改委副主任吴优认为,对于这样一个目标,深圳信心十足,而实现这一目标,从结构和内涵来看也将发生很大变化。从深圳正着力发展的新兴产业来看,2009年深圳出台了互联网、新能源和生物工种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今年内还将出台新材料产业规划,计划到2015年单是这些新兴产业就将打造6500亿元的产业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而与之相配套的金融、物流等高端服务业也将成为未来深圳GDP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华.社 .车.晓.蕙 .王.传.真)$$$

  经济特区30周年:从"文化沙漠"到"设计之都"

  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也缺乏全国知名的文化人才和文化机构,深圳市近年来文化产业却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发展,已成为深圳继高新技术、金融、物流产业之后的"第四大支柱产业",并逐步探索出"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金融"为特征的发展新模式。

  从曾经的"文化沙漠",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圳现象"折射出的是经济特区30年发展模式的变迁。

  文化产业成为深圳支柱产业

  自文化产业被列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以来,深圳文化产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2002年深圳市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规模约55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仅为2.5%,到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531.3亿元,占全市GDP的6.5%。今年上半年。深圳市文化产业已实现增加值280亿元,"支柱产业"作用突显。

  深圳何以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镇?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副局长尹昌龙认为,市场的力量是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全球化大市场背景下,并不是谁的资源丰富,谁就能获得发展,更重要的因素应是资源配置的能力。由于城市文化需求强劲,文化供应不足拉动文化市场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文化人和文化产业人并不是一回事,文化市场需求的增长,吸引一批商业精英进入这一领域,他们熟悉商业运作模式,善于把文化创意资源转化成商业资源,使深圳成为全国文化资源重新配置的重镇。

  从产业结构来看,由电子信息、家具、服饰等传统制造业起家的深圳,近年来率先全国感受到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而文化正在成为不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增加附加值的"火车头"。如印刷、工艺品制造等传统企业通过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强化创意设计环节,迅速抢占国内同行业制高点。一些行业以传统模式发展利润空间已非常有限,如通讯、电子信息技术已发展到极致,嫁接文化、内容产业成为这类企业实现突围转型的重要渠道。

  深圳雅图数字视频技术公司以投影仪为其主业,近几年积极参与国家文化信息共享、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等工程,并在全国各地建设连锁平价数字影院,社区群众只需10元至30元就可欣赏最新大片,今年可实现营业收入30多个亿,比上年翻几倍。雅图公司董事长谢敬说:"是文化帮了我们,托了我们一把"。

  市场引领 催生文化新业态

  由于根植于活跃的市场经济环境,使深圳文化产业呈现出独特的发展模式,文化产业外延不断扩大,一批代表未来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的新业态应运而生。

  "文化+科技"是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亮点。深圳高科技产业发达,创新型业态不断出现,腾讯、华强文化科技集团、A8音乐集团等一批民营文化科技企业迅速崛起,其中腾讯公司市值进入全球互联网行业前三甲,仅次于美国的谷歌和亚马逊公司。2009年收入突破100亿元,比上年增长73.9%,今年一季度总收入达42亿元,增长69%。A8音乐集团专注于新媒体原创音乐,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华强文化科技集团构建了包括文化科技主题公园、影视娱乐、媒体网络、文化衍生品等的立体多元产业网络,形成一个从创意到末端市场良性循环的优势互补产业链,"环幕立体电影"系统及影片打入了包括美国、加拿大在内的40多个国家。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副总裁尚琳琳说,在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中已经难以分清谁是文化人、谁是科技人。"文化+科技"的新型业态在我国近几年才迅速兴起,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

  "文化+旅游"是深圳重新配置文化资源的典范。1989年华侨城集团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文化主题公园--锦绣中华,此后又成功建设了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等主题公园,整合了深圳歌舞团演艺公司等文化企业,以特色文艺演出启动旅游文化消费市场。目前以深圳为总部,华侨城"文化+旅游"模式已复制到全国7省市,净资产达64亿元,连续多年作为唯一的亚洲企业跻身世界旅游景区集团前八强。目前深圳已培育出大芬油画村、深圳古玩城、宝福珠宝产业园等以"文化+旅游"带动产业发展的多个重点园区。

  "文化+金融"探索破解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瓶颈问题。2009年11月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挂牌,成为中央重点支持的国家级文化产权交易机构。今年第六届文博会期间,深圳文交所与全国20多个省市宣传文化部门,以及金融机构、国际买家签订系列战略合作协议,交易项目成交额达85.69亿元。此外,由中央财政注资引导、深圳市参与的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目前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筹备,首期募集60亿元。这两个与文博会相配套的文化投融资平台的建设,将使深圳成为国内重要的文化产权交易、知识产权评估和投融资服务中心。

  政策引导成为产业发展"杠杆"

  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认为,21世纪"拼文化",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对于深圳提升发展后劲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而创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软环境将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

  王京生说,深圳市在全国最早提出"文化立市"战略,近年来先后制定出台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规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件配套政策文件,就动漫游戏产业、创意设计产业等出台了专门的鼓励办法,在国内率先制定了第一部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此外,深圳还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十一五"期间,市区两级财政共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8.5亿元,为一批原创研发、高速成长型的文化企业和项目提供资助。

  深圳拥有一个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平台--文博会,经过连续6届的培育,文博会已成为我国文化领域最具实效和影响力的展会,同时也吸引大量资金、项目、技术、人才汇聚深圳,成为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的"助力器"。据统计,深圳市政府为举办文博会共投入1.5亿元经费,6届文博会总成交额3445亿元,其中第六届文博会成交1084亿元。

  在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方面,深圳市面对土地资源稀缺的硬约束,还专门为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制定了鼓励扶持措施,鼓励各区通过与旧城区、旧工业区、旧商业区改造相结合,置换出更多的空间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形成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平台。目前深圳市共有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40多个,涵盖了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数字内容、出版发行、工艺美术等领域。

  深圳向全体市民派发1500万张百元电话储值卡

  在深圳经济特区30岁生日之际,每一位在深圳工作和生活得居民都可以获得一张面值一百元的电话储值卡。

  深圳市委秘书长王毅19日在特区成立30周年专题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了这一惠民措施。纪念电话充值卡将由深圳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家通信公司分别派发,面值100元,共计1500万张,这意味着1400万常住人口人人都不会落空。

  王毅说,为了让全体深圳市民充分感受到特区建立30周年的喜庆气氛,共同分享特区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发展成果,进一步增强全体市民对深圳的归属感,拟在年内向全体市民发放纪念电话充值卡。

  据了解,中国移动深圳公司将提供800万张充值卡,面值金额8亿元,中国联通深圳公司和中国电信深圳公司分别提供200万张和500万张,总面值15亿元。目前,深圳市有关部门及三家通信公司正在研究制定具体发放方案。

  除了向市民派"利是"这一普惠措施,深圳市委市政府近期还将组织走访慰问经济特区早期建设者和困难群众活动。(.新.华.网 .叶.前)$$$

  深圳建议27日集体调休为特区庆生

  深圳市政府19日发出倡议,建议深圳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于本月27日集体调休或实行带薪休假一天。

  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纪念日。深圳市委秘书长王毅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建议全体市民集体休假一天,是让广大市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特区发展的成果,共同感受特区建立30周年的喜庆氛围。

  他说,之所以选择特区成立日的第二天休假,是考虑到与周末假期连接起来,这样就等于有了一个为期三天的"小长假",既便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安排工作,更重要的是,给市民提供足够的休闲度假时间。(.新.华.网 .叶.前)$$$

  大涨助威"特区30周年庆"警惕深圳地产股后劲不足

  在大盘调整、地产股调控的背景下,深圳本地地产股近日走势异常强劲。本周,在大盘涨幅不到2%的情况下,深天健、万科A、华联控股、深长城等深圳地产股的涨幅都超过了10%。

  一位市场资深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地产股

  的表现源于市场资金抓住了深圳特区30周年这个题材。据悉,8月26日正值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将有一系列庆祝活动,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也可能获批成立。

  不过,从历史情况看,尽管深圳地产股向来偏爱炒作,但持续性不强。分析人士认为,深圳地产股的炒作已经有段时间,应警惕"见光死"的发生。

  "前海合作区"有望获批

  昨日(8月13日),一位资深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庆祝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一项备受市场关注的"特区中的特区"规划,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有望获批。

  资料显示,前海地区位于深圳南山半岛西部,伶仃洋东侧,珠江口东岸,包括南头半岛西部、宝安中心区,是"珠三角湾区"发展主轴上的重要节点。

  兴业证券策略分析师张忆东指出,前海合作区是引领深圳再次飞跃的发动机。深圳市政府公布的《深圳市第一批扩大内需项目》提出,三年内对前海合作区投入400亿元,"前海"将是珠三角的"曼哈顿",将成为国际资本进入中国的"桥头堡"和最高端产业的聚集区,比横琴岛吸引力更大。

  对于市场追逐前海地产股,张忆东指出,虽然深圳有10多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但其在前海有地的并不多。这就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土地的有限供应,将带来土地价格的较大提升,因而,相关地产企业将更显珍贵。

  警惕"见光死"风险

  资料显示,目前在前海有地的上市公司主要是招商地产、中集集团、深天健、冠城大通等4家。

  本轮反弹以来,在深圳特区30周年、"前海合作区"即将获批等消息刺激下,深圳地产股表现颇为抢眼,其中华联控股的最大涨幅达到47%,深天健的最大涨幅为61%,深鸿基和深振业A在一个月内上涨了46%和73%。而以招商地产、万科A为代表的深圳地产龙头更是在近几日屡屡扮演与银行股砸盘对着干的角色,连续三日大阳上攻。

  "短期涨幅不小,市场应警惕风险。"东北证券地产行业分析师高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前海合作区"的获批或将推动当地地价上行,但目前前海地区只有零星的住宅,大部分是空地,相关政策还停留在规划中,成熟度的培育等还需要较长时间,真正能够对上市公司业绩有多大影响并不好说。

  而对于特区30周年为契机的地产股炒作,高建认为,深圳地产股向来喜欢借题材炒作,如前期深圳所谓的工业地产转商业地产、深圳特区扩容等都成为游资偏爱的目标。目前,由于深圳本地地产股炒作时间已长,个股涨幅过大,后续应警惕消息兑现后的风险。

深圳在你心里是个啥?欢迎来投票!》》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