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创业政策>优惠政策>详情页

社会创氛围 政府搭平台 个人提能力——山东青岛“三力合一”铺就创业路

2010-06-21 09:50

       今年42岁的乔新明一年前从山东青岛的一家企业下岗,之后他接受了青岛市劳动保障部门的创业培训并获得了小额担保贷款支持,现在成为一家有10多名员工的旅行社的总经理。在系列政策推动下,青岛每年培育像乔新明这样的成功创业人员达两万余人,带动6万多人就业。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通过推出创业培训、搭建平台和社会帮扶等系列举措,聚集成鼓励创业的强大合力,初步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创业氛围和 “想创业、能创业、创成业”的全民创业局面。

  社会支持:营造创业氛围

  作为首批全国创建创业型城市之一,青岛市一直致力于在全社会营造“想创业、能创业、创成业”的良好氛围,帮助劳动者把创业想法转化为创业行动,让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青岛泉林大学生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该公司推出了“大学生微型创业工作室”,给那些想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创业实战帮助,提供全程创业孵化服务,实现创业路上的 “手拉手”。目前,有100多名大学生正在“大学生微型创业工作室”进行孵化创业,已有近30多人实现了自主创业。

  目前在青岛市,像泉林公司这样的基层创业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市劳动保障部门成立了市创业指导中心,驻青高校分别设立了创业指导分中心,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也分别成立了助你创业中心,让创业服务向基层延伸,让群众性创业活动在青岛遍地开花。

  为鼓励创业,该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在开展政策咨询、项目开发、专家指导、小额担保贷款等系列服务基础上,还建立了跟踪服务制度,对初次创业人员给予不少于1年的跟踪服务。通过一系列创业活动,重点强化“个性化”项目服务、 “一站式”融资服务、 “全程式”跟踪服务。

  政府扶持:搭建创业平台

  在推动创业者创业方面,青岛市不仅在创业方向上加以引导,还在政策、资金、场地等方面给予创业者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该市推行了 “零成本”创业政策,对申请办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的,一律不受出资金额限制。建立了试营业制度,对申请个体工商户登记的,除从事需前置审批的经营项目外,可申请6个月的试营业,试营业期间免收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出台了鼓励自主创业一次性扶持金和摊位费补贴政策,对登记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给予每人4000元的一次性扶持金。去年以来,全市共为1.2万人发放扶持金5000万元。

  此外,对登记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被征地农民、返乡农民工、军队退役士兵等7类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该市还给予5万元-2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从事微利项目的,给予全额贷款贴息。去年以来,全市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贷款4.1亿元,财政贴息2727万元,到期贷款回收率98%。

  对登记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招用登记失业人员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青岛市按实际创造就业岗位数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该市还设立了1000万元的 “青岛市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资金”,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个人参与:提高创业能力

  “实践证明,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因不是物质资源,不是金融资本,而是蕴藏在劳动者心中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和创业激情。”青岛市劳动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说。

  为了提高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青岛市建立了免费创业指导讲座制度,聘请创业专家和创业成功人士讲授创业技巧、创业理念和创业定位等知识,每周一讲。一年多来,累计举办创业讲座107期,创业指导1万多人。此外,组织了16个创业培训基地,对有创业愿望的劳动者普遍开展创业培训,从自我评价、如何创办企业以及如何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知识,由专家指导进行实战演练。对培训合格的,政府按照每人不超过800元的标准给予培训费补贴。目前,全市每年开展创业培训8000余人。

  另外,为增强创业能力,扶持城乡各类劳动者成功创业,今年以来,青岛市创新创业扶持措施,将小额贷款服务重心下移,在基层创业基地广泛开展 “创业1+3活动”,组织开展“创业项目推介”、“创业基地对接”和“小额担保贷款助推创业”3项活动,现场为创业者送资金、送政策、送指导,营造出了良好的创业环境。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