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21 09:14
又到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刻。考生家长们全家动员,查资料、赶场子、听经验,四处打听,反复权衡,比考生本人都着急。目标只有一个:帮孩子填一个好学校、好专业。家长们确信,只有上个好学校,才能找到好工作。什么样的工作算好工作?看惯有钱人的“潇洒”、受够了工作压力的家长们由衷地断定:收入比较高、压力和挑战比较小、比较稳定的工作才是好工作。一句话,赚钱又舒服的就是好工作。 有错吗?没错。但当这样的想法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强大的社会潮流时,就有问题了。 中国人重视高考,相当一部分原因在于,如果没有大学文凭,就很难找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可见,重视教育是假,重视饭碗才是真。上所谓的“好大学”,主要不是图这所大学有什么教学特色,而是大学名气大了有利于找工作;选所谓的“好专业”,主要不是看孩子是否擅长或感兴趣,而是学该专业可能找个好工作。“找工作(饭碗)”成了学生和家长一切的一切。 国外的学生和家长对待高考不像中国这么疯狂,找工作也不像中国人这么“神经质”——剪草工、油漆工、“蜘蛛人”、卡车司机……只要喜欢干,就去干好了,自己乐此不疲,很有成就感,旁人也不会嘲笑。 进一步说,为什么中国人这么热衷于端别人给的“饭碗”,而不愿意去自己创业做点事情呢?原因在于,仍有相当数量的人总期望找个“组织”、找个“单位”、找人多的地方走,这样心里才踏实一些。让一个人去创业?太难了!想想都可怕,还是当员工“给别人干”比较稳当。 我们的教育侧重知识的灌输,弱于能力的培养;侧重“服从”教育,弱于保护和鼓励学生的个性。我们的家长看重孩子将来有没有饭吃,却忽视了孩子一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缺乏开创精神(更别提首创精神)、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缺乏敢试的精神。 家长朋友们,不必再忧心忡忡,也不要这么功利和短视。勇敢地放开缰绳,让孩子去自由驰骋,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大胆地去闯、去试、去探索、去创造。社会真正需要的是活力四射的弄潮儿,而不是唯唯诺诺、因循守旧的“小跑堂”。
一个“就业”而不是“创业”,限定了无数孩子成长的空间,不知扼杀了多少本应该杰出的人才,也制约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创造力。真正杰出的人物,他当初选择学业时不会考虑所学的专业是否是“热门”,而在意自己能在选定的领域走多深、多远。孔子是什么专业的?牛顿是什么专业的?毛泽东是什么专业的?专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博大的胸怀、丰富的知识、独到的眼光、过人的胆量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伟人做伟事需要这种精神和素质,凡人做凡事也需要这种精神和素质。
上一篇:大学生王振海的创业传奇
下一篇:海门:人外出创业年挣逾百亿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