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创业政策>优惠政策>详情页

一种海纳百川的新城市经济――杭州和谐创业之“渠成”实录

2010-06-17 15:12

编者按:在我们的城市,生活与创业,文化与经济,个人创业与整体发展,对外开放与内生创新,互为支撑,互为映衬,互为促进,就好像交响乐中的不同声部,融为一体,和谐而动听。从今日起,杭州日报推出“求真务实和谐创业”专题报道,从城市细节中捕捉“和谐创业”的动人音符,共同品味“和谐创业”之曲的内在神韵

早春三月,已经锁不住春意的西子湖畔来了一群神秘的客人。近在眼底的湖光山色他们无心流连,3月4日至14日,整整十天,他们一头扎进新侨饭店,先后约邀了杭州的政府官员、企业家、小业主、文化界人士以及各路专家,论题涉猎杭州的城市竞争力、“天堂硅谷”建设、“东方休闲之都”打造、工业兴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安杭州”创建、企业文化等等。他们全身心在求解一道题:

几年前,《新周刊》让杭州给全国留下了一个“最女性”的城市印象;几年后,这座“最女性的城市”给出了一个笑傲全国的GDP数字2515亿元。都说“近水者智”,这座近水城市究竟悟出了什么样的经济学智慧,完成了“小家碧玉”向“大家闺秀”的成功转型?

最终,他们把目光聚焦到了2004年11月27日的浙大紫金港国际会议中心,在那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国平提出了“和谐创业”的杭州创业模式。中科院的专家们恍然大悟:“和谐”,便是孜孜以求的杭州经济学智慧!“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人文精神,已经使杭州举手投足间散发着“和谐”的城市气质,在数年的“润物细无声”中,“和谐”更成为杭州独特而超前的城市实力!

上世纪80年代,城市竞争赛规模;上世纪90年代,城市竞争赛综合实力;21世纪,城市竞争赛的就是在和谐环境的基础上城市社会经济是否和谐发展。新一轮城市经济的角逐,杭州必将成为当仁不让的领跑者。

以人为本  收获百鸟恋巢的创业忠诚

3月12日,杭州市杭海路的外来劳动力服务中心挤满了外地来杭的民工。安徽籍民工任长华就是其中无数求职者的一位。

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一则招聘启事前全神贯注地盯着。招聘启事上是这样写的:“员工满一年每月增发60元工龄补贴,满两年补贴70元,满三年补贴80元。”“员工宿舍有电话、夏季有空调、设有医务室。”“企业为员工缴纳养老、失业、大病保险,解决员工后顾之忧。”落款企业的名字是:杭州青马服装公司,招聘人数为200名。

任长华今年32岁,曾在南方某大城市一家服装厂工作了6年。看到这则启事后,任长华露出了不敢相信的表情。他告诉记者说:“听说杭州的劳动环境好,果然不虚此行。”

尊重个人的劳动创造,搭建个人的创业平台,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极大地激发了个人的创业激情,有力保障了杭州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据市社科院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今年春节过后,和许多城市出现的”民工荒”现象截然相反,杭州外地民工的返厂率高达80%以上。

无独有偶,在激发个人创业的同时,杭州在企业的创业发展机制上,将个人创业与团队创业、整体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创业者、经营者、管理者角色的互补,通过经营机制、管理机制创新,将企业员工个人创新创造与企业和社会整体发展、个人声誉与企业和城市品牌结合起来,个人创业价值通过企业和社会整体发展来实现,企业和社会整体机制活力又来源于岗位员工的创业活力,从而实现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整体发展相互促进。

一个可喜的现象是,在个人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的环境中,企业集群日益显现,块状经济不断壮大,杭派女装、杭帮菜、天堂软件等迅猛崛起,杭州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

以民引外  收获登高望远的发展契机

“电扶梯订单台量2004年有望突破万台大关;资金周转从一年1.7次到二十几次;生产一台电梯的时间从30天缩短到两个小时。”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水福喜滋滋报出一串数字。说到秘诀,王水福给出八个字“以民引外、民外合璧”———西子通过与美国奥的斯合资,在“拿来”中创新学习,引进了美国奥的斯的财务控制和日本的精益思想,并与西子的营销管理相结合,三位一体,迅速提升了发展速度。最让王水福得意的是,如今的企业就像一家中外合璧的“育人学堂”,即“学习型企业”,在三种企业文化的,陶下,诞生出一大批新锐管理人才,使企业饱有发展底气。

近日,万向集团下属上市公司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双日株式会社正式签约,合资成立杭州钱潮精密件有限公司。业界预计,三年内,该合资公司将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滚动体产品专业公司,年营业收入达10亿元。

“以民引外”战略,给杭州的民企带来了“更上一层楼”的发展契机。

一直致力于经济研究的史晋川,对杭州“土民企”与“洋民企”的这种结合表示高度关注,史晋川把话题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外资第一次大规模进入珠三角地区正是在那个时候,那是一种“填空”式的进入。第二次则是大规模进入长三角“北翼”城市,那是“替代”式的进入。目前,外资再一次大规模进入中国,寻找的必定是更高的平台。和长三角“北翼”的外企“盆景”相比,长三角“南翼”民营经济发达,更多的是土生土长的树木,犹如“生态公园”,已吸引了外资的视线。事实上,在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南翼”城市,正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恰恰正在等待着一种助推力。两者是否会一拍即合,碰撞出火花?杭州已悄悄地在实践中给出答案:

“以民引外”:“土民企”与“洋民企”这种近似于“嫁接”的进化模式,彰显了一种双赢的效益,实现了对外开放与内生创新的和谐。对外开放拓宽了内生创新的发展空间,内生创新强化了对外开放的支撑基础,两者的有机融合推动了杭州经济的新一轮发展。

文化创新  收获人无我有的高附加值

一些老字号退出历史舞台,这对继承“朱府铜艺”这一家传手艺的朱炳仁来说震动是巨大的,他思量着,守着铜字、铜牌的生意,还能撑多久?守着师带徒、父带子的单线传承模式,还能撑多久?什么才是老字号的“长寿之道”?

“杭州不仅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也是个最具艺术活力的城市,用文化艺术产业化发展更好地满足人们在精神生活上的更高需求,这是城市发展的新的理念,也是‘和谐创业’更深的内涵”。朱炳仁坚信,在杭州这样一个文化之都,滋养老字号的“土壤”一定是肥沃的,关键是看你如何去耕耘。

就这样,朱炳仁走上了特色文化和现代科技联姻的创新之路。从铜字、铜牌的小手艺,到铜工程艺术的大手艺,不断满足市场高标准需求,朱炳仁的“传人队伍”发明和创造了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50多项,创造设计了铜船、铜桥、铜墙以及铜联体瓦、铜藏经瓦、铜琉璃瓦,已建设了雷峰塔、灵隐铜殿、钱王祠铜殿等30多个大型铜建筑精典工程,铜书、铜匾、铜门、铜壁画等铜艺产品已分布在全国各地,形成了全国铜雕艺术旅游路线,拥有国家专利57项。被中国科学院高度评价为“开创了中国铜建筑业”。

这就是文化与经济和谐相融后的一种爆发力!早有学者断言:“文化必将成为经济进步的新形象”。文化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尤其突出地表现为文化对经济的渗透,产品的文化内容的价值比重迅速增大。在当今时代,创业已经不再单纯是一种经济活动,而且也是一种文化活动。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杭州守着一个文化富矿,“和谐创业”正是开启富矿的一把金钥匙。

生活为基  收获润物细无声的发展底气

施国勤,杭州人,1989年毕业于中国美院的专业设计师。陈业,北京人,职业收藏家。庞颖,杭州人,和茶馆执行经理。1992年他们相识,收藏家陈业家中的古典艺术品,以生活用具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呈现震撼了施和庞。偶然的机会,加一个奇特的想法,1999年底,在西湖边有了个小小的和茶馆。古家具、老绣片、历代水具茶具、银饰、造像,仿佛穿越时空的使者,传递着祖先的生活,牵引着人们进入宁静的家园。在“家”里品味着香茗,在“家”中海聊着发展,是何等惬意。

这种生活的味道成就了和茶馆本身,在茶客的喝彩声中,“和茶馆”五年中五次扩张。庞颖说,“生活、文化与市场的和谐便是‘和茶馆’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和茶馆正是以杭州这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生活品质较高的城市为依托,凭借文化的辐射力,以茶馆为载体形成了经济、文化与生活的和谐。除了经营者不断充实壮大服务行业的知识和操作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营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和对这座人文城市挚爱,以及选择了一种符合市场需求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极大程度地彰显了杭州独特的休闲生活的魅力。在生活、文化与市场的和谐中,茶文化与传统文化有了一种既专业又通俗的推广方法。”

这种生活的味道成就了休闲产业,南山路上,茶馆、酒吧、咖啡厅,家家红火。浙江大学人文社科部部长罗卫东认同于这种模式:“杭州生活的核心是品位的休闲,正是这种品位的休闲孕育了杭州的规模休闲产业。”

这种生活的味道成就了新兴的高新产业。在品茶中,在休闲中,一个个创作和设计的灵感不断涌现,一朵朵思想的火花不断迸发,一桩桩业务在这里谈成。罗卫东理解:“杭州的休闲产业,反哺了新兴高端产业的发展。杭州的高新技术产业非常发达,而这些脑力型劳动本身最需要品位的休闲。像茶馆这样的休闲场所,很多都是创业的发祥地。不少企业家正是运用这些休闲的谈话方式沟通思想、交流工作。张弛有度的休闲模式,与新兴的高端产业高度互补,亲密无间,这就是品位的休闲与知识经济的合拍。”

和谐创业作为富有生气和活力的活动,融休闲、文化、创业于一体,既是发展的模式选择,又是生活的理想状态。生活与创业的和谐,如今谁敢忽略如此“润物细无声”的发展底气。

环境立市  收获现代政府的务实形象

两年以前,国外有家知名的电镀企业看中了千岛湖的一湖秀水,欲投资2亿元将总部迁往淳安。外商给经济不算发达、口袋里不算太鼓的淳安人算了一笔账:如果这项工程竣工投产,给淳安人带来的税收将是全县目前财政收入的总和。

面对送上门的财神,面对身边的碧水,淳安人没有片刻的犹豫。县委书记郑荣胜的答复掷地有声:我们宁可不要数字上的财政,也不愿牺牲环境上的财政!我们要对得起山清水秀的淳安。

在我们眼中,打造服务型政府,不是单一地为企业做好“现代服务员”,更紧要的是要成为一个有责任的政府,实现政府和民间的和谐。如果片面强调经济发展而污染了环境,那将得不偿失,这样的政府绝不是一个责任政府。

省委党校科研处长、研究员何显明评价说,杭州要真正打响“创业在杭州”的城市品牌,形成和谐创业的局面,不仅仅限于生态的改善,它还必须切实解决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那就是积极推进城市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内涵更为广泛的环境支撑,全面打造现代服务型政府。

何显明称,企业是创业的主体,而和谐创业,作为杭州经济发展特色,不仅仅是企业的事,它还涉及各方面各领域的环境建设,包括硬件、体制、法治、政策、政务、人文、人居、治安、生态等各种综合因素。要实现杭州的和谐发展,政府必须做到“亲民、规范、信用、协商、服务”十个字,力争实现“以一流环境吸引一流人才,以一流人才兴办一流企业”。

杭州人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许多企业和市民看来,杭州市委、市政府为了塑造更为务实的形象,为了打造更为亲民的环境,相继开通了“12345”市长公开电话和“96666”党政机关效能投诉电话。统计表明,96.7%的市民认为,市级机关的作风得到了较大改善,服务环境得到了质的提升。

近年来,杭州把“环境立市”作为杭州发展的核心战略,软、硬等等环境建设,已取得不少成果。世界银行组织、美国《福布斯》杂志和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等,把杭州评为中国城市总体投资环境最佳城市、最佳商业城市第一位和全国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最佳,这说明杭州已具备优良的创业发展环境。但杭州并不以此为满足,从细节着手,尽可能帮助创业者解决在启动创业时的“最大静摩擦力”,让他们尽快启动创业,走上创业快车道、直通道。在经营城市、经营行业和经营企业的协同互动、有机统一中,实现了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和市场运作力的多力耦合,不断释放出杭州发展的潜力。

“让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形成“凭劳动赢得尊重、让知识成为财富、为人才搭建舞台、以创造带来辉煌”的创业氛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国平的报告掷地有声。

是的,杭州可以大声地推介自己:这是一个将自然优势与现代产业巧妙结合,引领休闲经济潮流的城市;一个生活就像在旅游,懂得将安宁幸福的感受转化为活力和财富的城市;一个以不温不火的态度和风风火火的速度走出自己节奏的城市。

专家印象

因为和谐,企业汲取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动力;因为和谐,品位的休闲生活成为一种生产力;因为和谐,浓厚的文化积淀在创新中凸显爆发力;因为和谐,杭州拓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创业道路。于是,杭州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快速、优质、平稳的发展,环境得到了优化,文化得到了张扬,经济社会运行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和谐创业:杭州发展模式》课题调研组组长黄浩涛无限感叹,在杭调研就如在明媚的春光,清新的空气,悠然的生活气息中,品味着的一壶新龙井,茶不醉人人自醉。当人们习惯用“感动中国”四个字提炼各领域令人瞩目的领军者,杭州的和谐创业模式无疑有望跻身“感动中国”之新城市经济。

2004年,杭州市首次提出“和谐创业”,这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举措,也是杭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城市人文精神和生活品质较高城市特色的集中体现。毫无疑问,“和谐创业”,已成为今天和今后杭州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协调发展的一个着力点。

黄浩涛动情地说,创业如斯,其实是提升到了一种从容自定的发展境界。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哪个城市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和谐创业,那么,她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潮流中,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记者鲍一飞王倩 杭州日报)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