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创业政策>优惠政策>详情页

山东青年创业模式的成功探索

2010-06-17 15:09

山东共青团发起的青春创业行动,在短短三年间扶持了1.2万名青年成功创业、帮助14.1万名青年顺利就业、为17.5万名青年提供了就业培训。联合国青年就业网络高级别小组官员现场考察之后认为,青春创业行动"理念先进、规模宏大、成效显著","是迄今为止见到的最令人鼓舞和令人难忘的项目"。作为一名有机会从源头上追踪研究青春创业行动的理论工作者,我既为青春创业行动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感奋,更为山东共青团干部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对于发展中国家解决青年就业问题颇具借鉴意义的扶持青年创业的模式而欣慰。"雪中送炭"的服务理念,"四轮马车"的动力系统,"多方共赢"的运行机制,是青春创业行动成功的"秘诀"。

     "雪中送炭"的服务理念:青春创业行动找到了扶持青年创业的发力点

    1999年11月发布的联合国《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曾开宗明义地指出:"青年是社会重大变革的推动者、受益者和受害者,他们通常面临着这样的矛盾,寻求融入现有秩序或成为改变这种秩序的一种力量"。在一般情况下,青年自身拥有的青春的张力以及他们在各种文化背景下相对边缘的地位,使他们很容易渴望变革,成为社会重大变革的推动力量。当他们在社会变革中受益时,主动融入现有的社会秩序并为完善这种秩序作出建设性努力是"自然而然"的选择;当社会变革使他们成为受害者、或者使他们感觉自己是受害者时,离心倾向和偏离行为也会成为一种"条件反射"。对于正在经历重大社会变革的发展中国家,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提醒"。

    作为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21世纪初叶的中国,庞大的育龄人口带来的新增劳动力持续增长,导致了巨大的就业压力。青年就业与创业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发展问题,而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作为执政党的助手,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青年利益的当然代表者,共青团组织在解决青年就业与创业问题上应该如何积极主动地为党政领导分忧,为青年解难?山东团省委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通过与100多个区县、500多个村居、上千名青年面对面的访谈和座谈,团省委领导发现,伴随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年,并没有消极等待政府"安置",他们当中很多人并不缺少自主创业的激情甚至进行了许多勇敢的尝试。一名青年创业常常可以带动一批青年就业,扶持青年创业应该成为解决青年就业问题的好抓手。但是,现实生活中青年自主创业成功率却很低。制约青年创业的主要问题来自四个方面:一是筹集创业资金难。由于我国现阶段个人创业贷款机制不够健全,社会专项捐助少,靠个人力量筹集创业资金、获取创业贷款的空间非常有限;二是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青年的经验、能力相对不足,有心创业、无力选择的问题十分突出;三是扶持创业的政策不够完善,青年创业常常面临无法跨越的政策门槛;四是为青年创业服务的社会资源缺少统筹整合,难以发挥最佳效益。上述问题构成了青年创业的四大障碍,使青年创业的第一步举步维艰。

    扶持青年创业,就要帮他们"点燃激发创业热情的第一块炭,送去催发创业种子的第一滴水"--青春创业行动的决策者们不仅敏锐地抓住了青年创业链条第一环节上共青团组织的发力点,而且用最通俗的表达方式,让"雪中送炭"的服务理念迅速成为全团的共识。实践证明,让长期以来习惯于做"锦上添花"工作的基层团干部克服畏难情绪,振奋精神尝试为青年"雪中送炭",对于青春创业行动的全面推进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四轮马车"的动力系统:青春创业行动独具匠心的推进模式

    针对困扰青年创业的四个突出问题,为了切实有效地帮助青年迈出创业的第一步,山东团省委创造性地提出了打造"四轮马车",推进青春创业行动的工作思路。他们把大企业扩张计划和政府的经济发展计划作为拉动"四轮马车"的骏马,把宣传现有政策、争取青年创业的扶持性政策,多渠道争取资金,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服务四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作为创业马车的四个车轮,带领数以万计的青年,弘扬用青春创业的时代精神,在齐鲁大地演绎了一幕幕有声有色的创业故事。

    青年创业与就业的机会蕴涵于经济发展和企业扩张的过程中。因此,山东共青各级团组织特别注意"选马"、"用马"。3年来,477家企业加盟青春创业行动,为4939名青年提供了创业机会。其中,有扩张企业拉动加盟创业青年的"大马拉小车"模式;有一组品牌企业用自己的优质产品支撑青春创业连锁店的"马队拉大车"模式;有扩张企业拉动创业青年,创业青年又给其他青年提供就业机会的"大马拉小马、小马挂小车"模式。

    青年创业需要政策支持。青春创业行动中,山东广大共青团干部积极致力于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和普及工作。他们或广泛收集编印各级出台的优惠政策;或为青年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或联合有关政府部门推出扶持青年创业的新政策,大大优化了青春创业行动的政策环境。正如有些创业青年所说,金山、银山,不如说好的政策才是青年创业真正的靠山。

    青年创业常常面临资金瓶径。青春创业行动中,山东共青团从实际出发探索出了"减免加盟费"、"扩张企业担保"、"青春创业号企业担保"等一整套贷款担保模式。其中,仅促成扩张企业减免加盟费、保证金一项,直接受益的创业青年就达到3108人,实际减免8130万元。
青年缺乏创业经验。青春创业行动中,山东共青团把培训工作渗透到了青年创业的每一个环节。从创业起步前的"小老板"培训,到创业过程中配备创业导师,从转移培训到订单就业,青春创业行动探索的各种培训模式,为不同境遇的青年夯实了创业的基础。

    青年创业需要全方位的服务。青春创业行动中,山东共青团精心打造了"青春创业超市"这个集多种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服务平台。创业信息、项目指导、法律援助、维权服务,创业青年想到的,超市里有;创业青年没想到的,创业超市也有准备。正如许多创业青年所言,搭乘共青团组织的"四轮马车",让我顺利地实现了自己创业的梦想。

    特别令人振奋的是,青春创业行动的许多首批受益者,已经怀着感恩之心,自觉担当了青春创业行动的拉车之马,他们以自己的青春创业号企业信誉为资本,为其他创业青年提供担保,也为更多的青年提供了就业机会。青春创业行动的受益者成为青春创业行动的推动者,这一良性循环的过程恰恰证明了青春创业行动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属性和创造就业与创业机会的巨大潜力。

    "多方共赢"的运行机制:青春创业行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整合社会资源为青少年发展服务,是共青团的一贯做法和基本经验。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以"化缘"为基本手段的资源整合方式开始显露出"捉襟见肘"的窘境。靠"拉赞助"搞活动的方式推进青年就业与创业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青春创业行动中,山东共青团彻底走出了"我办事、你买单" 的传统窠臼。共青团不仅不去拉企业赞助,反而无偿地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为企业扩张铺路搭桥。他们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用项目化运作的方式,构建了"多方共赢"的运行机制:共青团用自己80年凝聚的品牌信誉与企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和青年就业与创业需求相结合,共同创造了不依赖政府投入、解决十多万青年就业问题的"市场奇迹"。

    青春创业行动没有"输家":为青春创业行动担当 "驾辕之马"的企业,借助于共青团的品牌信誉顺利地克服了开辟新市场经常遭遇的"信誉认可瓶径"。由于青春创业行动不要求企业"无偿付出"、"义务劳动",在降低青年创业准入门槛的同时,企业同时得到了高质量的青年员工和低成本扩张的宝贵机遇;

    为创业青年提供贷款的银行,得到了守信誉、重承诺的潜在的优质客户群。这些在共青团组织帮助下走上创业之路的年轻人,深知信誉是企业的生命,他们绝大多数愿意主动、按时偿还银行贷款,并对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有长期打算。他们当中会成长起一大批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家;

    广大青年在青春创业行动中,付出的是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得到的是高质量的创业指导服务和梦寐以求的创业机会;

    作为青春创业行动的发起者、组织者、推动者,共青团组织以自己主动为党和政府分忧,为青年解难的卓有成效的努力,顺利实现了服务于党政工作大局、服务于青年成长成才的工作目标,有效地扩大了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赢得了青年发自内心的拥戴。在青春创业行动搞的最好的地方,也是非公经济组织团的建设搞的最好的地方。许多青春创业号企业在创业的同时,就建立健全了共青团基层组织,将自己的企业自觉地置于共青团的组织覆盖、工作覆盖之下。随着青春创业行动的不断深化,山东非公经济组织团建工作的空白面也在不断缩小。
显然,多方共赢、没有输家,是青春创业行动整合社会资源的成功策略,也是一个可以"类推"的成功经验。假以时日,完全有可能发展成为现代化进程中青少年事务管理的全新模式。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