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13 09:02
贷款赔本“炒货”苦撑 诚信经营赚首桶金
1993年,盛培彦原来所在的单位金陵石化打算在深圳跟台商合资建厂生产电脑,盛培彦成了金陵石化的外派驻深人员,负责工厂的筹建。招工、厂房、设备都到位了,可台商的第二期资金却没到位,双方合作僵持了,盛培彦的第一个合资企业“高管”生涯就此结束。
合资企业虽然解散了,但是其间结识的生意伙伴却将盛培彦带入了电脑行业。
1994年底的电脑市场还是卖方市场,许多大客户拿着钱也买不到电脑及零配件。盛培彦在筹办台资工厂期间结识了一家珠海国营企业,这家企业负责人十分欣赏盛培彦的为人,一次性给做电脑生意的盛培彦打了80万预付款,并订了长年电脑采购合同。有了这笔资金,盛培彦请香港亲戚帮忙注册了京仕(KINGS)电脑有限公司,在老赛格租了十多平方米铺面开始卖起了电脑。
盛培彦说,当时卖电脑的利润比较高,靠珠海这一家大客户日子就可以过得比较好。可是没想到好日子苦短,不到四个月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个以前打过交道的台商因在银行失信发生“跳票”事件,全部信用被封,盛培彦交给他的50万元货款也跟着打了水漂。虽然这并没影响到对珠海企业的正常供货,盛培彦仍觉得朋友既然信任,就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对方,珠海方面立刻要求他还清所有预付款。为了不失信,盛培彦向朋友借钱还款。就这样,刚刚运转起来的京仕资金链条断掉了。
虽然只有几个人手,但发工资都得向朋友借钱。由于没有钱进货,盛培彦只能靠“炒货”维持。“从别人那里拿两台显示器,卖掉一台后就赶紧去再抱回一台,就这样靠炒货一点点积累财富。”盛培彦轻描淡写地说着。
“这次失利,够我受用一辈子。在之后的生意场上,无论多大的生意,有多高的利润,我都要先摸清对方的底细才出手,没有把握的生意宁可不做。我始终求稳,宁可慢点。”
这次打击让盛培彦一年多后才缓过劲来。到1996、1997年时,盛培彦的柜台每个月已经能赚上两、三万元,1997年京仕有了代理产品的实力。他的营销原则是只卖好东西,服务一定要好,他要求员工把顾客当朋友、家人,诚信经营和良好的服务奠定了京仕的基矗到1998年,盛培彦不仅买了房,还有了几十万元的存款。
“这段时间是我最快乐的时候,我带着太太吃遍了深圳大大小小有特色的餐馆。”回忆这两年时光,盛培彦很快乐。
上一篇:有时一项创新能缔造一个新市场
下一篇:第三代浙商的精彩创业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