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故事会>名人故事>详情页

姜凯身价一亿美元 24岁创立“龙基金”

2010-06-11 19:28

  姜凯简历

  姜凯,1976年出生于中国上海,父亲是位画家,原本期望子承父业。小时候,画素描,特别枯燥,他父亲想让他也成为画家,他觉得,有个手艺将来能谋生,小时候看些香港电影,里面有很多都和股市有关,他就觉得股票是一个能发大财的机会,这是他股市情结的萌芽。 中学时赴美定居,大学毕业后进入瑞士银行工作。

  黄奕与老公姜凯

  24岁时创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龙基金”,凭借其天赋和良好的教育,姜凯成为美国金融投资领域的一匹黑马,他“颠覆”巴菲特以自己独特的投资理念缔造很多财富奇迹。包括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和谷歌创始人在内的许多政商界名人,都是他的忠实客户。1996年,美国股市全线上扬,姜凯的龙基金以60万美元起家,在随后的几年业绩惊人,年均回报率达到57%,排全美第一。经过2003年和2004年大规模向客户返还资产后,姜凯的个人资产已接近一亿美元,连华尔街都将其誉为金融界“奇才”。

  我干这行没背景

  在美国,行业排名前20位的对冲基金经理人均年收入8亿美金。

  “去年我们行业里面最高收入的那个人,你知道赚了多少钱吗?我说的是现金哦!21亿美金,这是他的年收入,James Simons(詹姆斯·西蒙斯),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文艺复兴科技公司),OK?这是现金哦,和人家股票上市,身价21个亿完全两回事!我再说一遍,这个是现钞,已经兑现了,和你股票没兑现是两回事情!”说这席话时,姜凯的脸上绽放光彩,劲道十足。

  “那一般干这行家庭都有些背景吧?”

  “我做这一行真没什么特别背景,我们家没人是做投资的。”

  姜凯出生于上海,父亲是位画家,原本期望子承父业。“小时候,画素描,特别枯燥,特别枯燥!画石膏像,你知道吗?一个男孩子,而且最喜欢玩的那种男孩,让我整天坐那里,真受不了!我父亲想让我也成为画家,他觉得,有个手艺将来能谋生,但我觉得吧,我有办法!那时候看些香港电影,里面有很多都和股市有关,我就觉得股票是一个能发大财的机会,特别有兴趣!”这是他股市情结的萌芽。

  中学赴美,那个抱怨“上海数学太难”的孩子在异国开了窍,成为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队队员,随后进入伊 利诺伊大学读金融,大学期间姜凯主要做三件事:学习、炒股和创业,经他自己概括:学习靠后,重点炒股,创业失败。

  “那时候互联网兴起,雅虎和网景刚开始,我也雇了几个同学一起创业做网站,我们做了一个classify.com,是个分类广告网站,专门推销旧汽车。我亲自跑车行,跟他们说,你把这些车子的照片和信息放我这网站上,价钱要比报纸低。很多车行那时候确实很想做这生意。但是为什么没做下去呢?一个原因,那时家里就只有一辆车,我要出去找客户的话,得把家里的车开出去,那样家里不方便。另外就是后来没有再多的资金流过来,赚的钱不够用于投入,只得把这网站以很少钱卖掉。其实再做下去,就是一个billion dollar company。”

  “就因为我没有一种business sense (经商意识),如果我父亲是个生意人,可能就教我一些experience(经验),比如拿我们的idea(理念)去银行贷款,我们也比较conservative(保守)不够aggressive(进取),所以做好这件事情确实很不容易,当然,到最后卖掉还是赚了点钱。” 创业这事虽没成功,但对若干年后的投资颇有启发:“所以,98、99年,我们最大的投资就是互联网。”

  “大学期间最主要的一件事还是做股票,我家并不富裕,供我读大学已经很不容易了,当时我就弄了点助学金和贷款炒股票。”姜凯向银行借了3000美元的低息贷款,终于涉足儿时梦寐的股市,但一切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

  “人家赚钱,我也要赚钱啊,我也读很多书”,和大多数人一样,姜凯也曾捧读《格雷厄姆论价值投资》之类的投资圣经,依照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理论,集中投资低估的、低持有的、低关注的公司,“但书上提到的那种价值股确实很少,我买了以后不是继续往上涨,而是继续往下掉,很奇怪的,那时亏了也有5、6万美金。”

  几番折腾,姜凯得出结论:价值投资理论对时代的胃口来说太慢了,“有句话:当你找到开启华尔街这扇门钥匙的时候,(停顿,诡异地笑)他们把锁换了”,这以后,他抛弃“三低”策略,将对市盈率较低股票的关注点转向高新科技行业的一些高成长性股票。结合自己的数理优势,姜凯还独创了一套选股模型,利用计算机程序,排除

  汇率、利息、经济成长率等40多种左右股市波动的干扰因素,用以预测股票不同阶段的涨跌情况。结果他赚了不少钱。

  而今再聊股票,姜凯说得简单:“在股市上面,只有1%的人赚钱,还有99%的人其实是输钱的,你知道这1%的人赚谁的钱吗?也就是赚99%的人的钱!股票其实很简单。”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