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今日头条>详情页

周士荣:保障核电生命线 核安全面临五大严峻挑战

2010-03-15 11:05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上在建核电项目规模最大的国家。预计到2012年运行和在建核电机组将达到50多台,2020年将达到100多台。就核安全保障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核安全管理司副司长周士荣研究员。   我国核电运行安全记录良好   记者:我国的核电厂安全情况怎么样?   周士荣:我国核电运行安全记录良好,11台核电机组自投入商业运行以来,没有发生过2级及以上的运行事件或事故,也就是没有任何产生发射性后果的运行事件发生。   核电厂无超标排放事件发生,放射性流出物的年排放量远低于国家限值。核电厂址周围环境的监测结果表明,核电厂的商业运行没有对周围环境带来不良影响。核电厂运行中的职业照射剂量水平也远低于国家限值。同时,在建的20多台核电机组建造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记者:核安全对核电、核能源开发到底有多重要?   周士荣:核安全关系到核事业发展的成败,是核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和生命线,关系到公众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历史上每一次重大核与辐射安全事故都会影响核事业发展。美国三哩岛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带来的巨大损失和严重灾难,严重挫伤了公众对核能安全利用的信心,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使人“谈核色变”,这种恐惧心理至今仍在部分人群中存在。   核安全即核与辐射安全问题具有十分突出的特点:事故突发性、难以感知性、难以消除性、社会公众极度敏感性和行业内的紧密关联性等。核与辐射安全的事,如果处理不当,没事可以变成有事,小事可以变成大事,简单事可以变成复杂事。   当前,我国核电从适度发展到积极发展,经过了一段起伏的过程,现在这个良好的态势仍然非常脆弱。尽管我们在役核电机组运行安全,在建核电机组质量受控,但由于社会公众对核安全的不了解和不熟悉,大家对核电发展的信心和信任的基础还很薄弱,更不允许核与辐射安全出事,哪怕是一点小事都会对信心和信任产生重大打击。关键就是要对核安全有清醒的认识。   核安全面临五大严峻挑战   记者:我国核安全面临哪些潜在风险和严峻挑战?   周士荣:高速发展必然积累风险。我国核安全目前面临着五大严峻挑战:运行多年的各类核设施安全设计标准低、设备老化,存在现实的安全风险;核电快速发展所必需的人力不足,潜在风险日益增加;放射性废物管理政策不明,投入不够,核与辐射安全风险突出;放射源量大面广,辐射安全问题逐步凸显;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基础建设薄弱、能力不强,核与辐射安全风险不可轻视。   目前,我国核电高端人才缺乏尚未根本缓解,核能研发和设计能力尚有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完整的核电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尚未建立,核设备制造和安装能力不足,这些都给核安全留下潜在风险。此外,核安全监管能力、核应急能力和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也急需匹配跟上。   记者:应对核安全潜在风险的监管对策和措施有哪些?   周士荣:在核安全预防和监管上,主要有五个对策: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加强运行核设施安全监管,确保运行安全万无一失;坚持“预防为主”的思想,从源头抓起,确保核设施建造质量得到有效控制;要从核燃料循环的整个产业链出发,全面做好前端到后端各环节的核与辐射安全工作;树立“从生到死,全寿命周期监管”的理念,确保放射源安全;必须坚持“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应急方针。   “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这不是大话、空话,它有实实在在的内涵。就是要按规矩、程序、标准规范办,不可越雷池一步。核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保守决策,宁可慢一点也要稳一点,在没有充分把握、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一定要保守决策,尤其是在好的形势下更要坚持。还有“扶强不助弱”,就是一定要确保核安全设备的质量,严格核安全设备活动单位准入制度。   同时,在当前核电建设高速发展的形势下,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现“重建设轻运行”的现象,做到确保运行安全与保障建设质量并重。对于在建、拟建的核电项目,特别强调要有保守设计、高标准制造和严格的质量保证,在选址、设计、建造、运行和退役的各个环节都高度重视和保障核与辐射安全。   核电站运行事件将及时公开   记者:如您所说,取得公众的信任和信心,对核电事业发展极端重要。那么,取得公众的支持,提高核安全的社会认知度,有没有机制保障?   周士荣:毫不夸张的说,公众接受是核电发展的必要条件,世界范围内核电的发展一度曾因公众的质疑而停滞,我国也有因公众反对而停止实施核电项目的先例。   随着参与意识的提高,公众的支持与否很可能是未来核电发展的瓶颈问题。而解决公众参与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长效机制。目前在核电项目的立项、建造、运行和退役的不同阶段,国家都有明确的法规要求核电营运单位提供有关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在这里要求提供公众参与的有关情况,在获得国家核安全局审查批准后,项目才能开始建设或运行。   行业应该加大投入,采取多种手段如科普宣传、旅游互动让公众参与,亲身体验。目前在核电站建设过程中已经有公众参与核电环评的机制,未来核电站的运行事件也将及时公开,使得信息更加公开和透明。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