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编辑推荐>详情页

2007年报———春天的期待

2010-12-09 12:18

2007年报———春天的期待    春天的脚步已悄然走进四月,可已经披露的2007年报还远未到一半。在此前沪深股市一路下跌,有业内人士认为,去年年报关系到上市公司以后几年的潮起潮落,这深远的走势图,犹如地震波一样,将左右很多公司和投资者的命运。

    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财务与会计研究室杨小舟教授却认为,上市公司的年报不过是企业经营的记录而已,读年报不能只从年报所显示的数字表面来读,要透过年报读年报。公司在国家的宏观政策、税收政策、国际风云的浪潮中起落,怎么不会被这些气息所浸泡,读年报必须用开阔高远的视野来读。
应对税收大幅增减 结构调整助突围
    去年宏观政策频频出台,其中税收政策的大幅调整,更是让上市公司应接不暇。2007年由于有色金属、煤炭等资源类产品价格的大幅增长,资源税调节级差收入的作用大大削弱,财政部税务总局对盐、煤炭、铅锌矿石等资源适用税额标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从2007年2月开始出口退税涉及2800多种产品,取消小麦、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原粮及其制粉的出口退税,花生果仁等10项商品退税改为免税。特种钢材及不锈钢板等76种商品的出口退税率降为5%。
    大幅度的税收调整对2007年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中央财经大学税收与财务管理系主任蔡昌教授说:“这无形中会加大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本,但由于物价的持续上涨,上市公司的经营性收入也在提高,实际上并未造成上市公司会计利润大幅下降,但会对整体收益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大幅调整对上市公司来说无疑是一项历练,也是一种煎熬。特别是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迫使上市公司调整产业结构,减少低技术的资本投入,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上市公司加大技术投入,保护民族产业的发展。加上研发费用不仅在会计上可以列支,而且在税收上还可以加计扣除‘三心’技术开发费,无形中增大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企业就会另谋出路。为了破解上市的盈利性压力,税收的调整意在鼓励企业创新,缓解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保护国内稀缺资源。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是那么轻而易举,更是迫使企业转变经营模式,出口转内销,这样一来利润空间就会减少,有些企业的补贴也就化为乌有。但是由于行业不同,减税、增税的空间各有差异,体现在年报中也就不能一概而论。但有一点可以确认,有些税收的调整在2007年报中反应不会很明显,而对于2008年报的影响将会极为深远。为了避免利润不断缩水的窘境,更多的上市公司会在节约成本上做文章,最直接的反映是成本的降低。面对物价不停上涨的通货膨胀压力,流通环节的压力释放并不能缓解企业的全部压力,税收政策的外松内紧,对一些出口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诸如中石化等一些企业的亏损,虽然是受国际的影响,但国内的通胀压力和出口退税的影响也不能忽视,而一些粮油加工类企业的利润有大幅上升,这是粮油销售价格大幅上涨的结果,相对而言,资源类企业的年报就不那么轻松。”
    对于2007年税收政策的频频调整,蔡昌教授一直高度关注:“去年国家对中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增值税允许进项税扣除,对于这些地区的上市公司的年报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增加了现金流的流量,为这些地区的年报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允许增值税进项扣除,有利于老工业基地的上市公司更新陈旧的机械设备,有利于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推陈出新。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增值税科目是可以直接扣减成本,这显然有利于促进老工业基地后续的经营与快速发展。2008年、2009年随着增值税范围进程的加快,这些地区上市公司的年报会增添一些亮色,对落后地区的优惠政策,显示了政府试图均衡地区税收的决心,也彰显了和谐税收的魅力。”
年报披露 几多欢喜几多愁
    上市公司对一系列应接不暇的税收政策是如何通过年报予以披露呢?
    天狮集团财务总监焦文军对2007年报这样评价:2007年中国经济一路高歌,年报也会总体看好。但速度太快反而不利于经济的稳健发展。股市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具体微观到各个企业情况各有不同。去年,出口退税、资源税的调整对每个企业的影响各不相同,宏观经济发展的大盘,会导致2008年的经济继看好,但如果银根紧缩、通货膨胀持续发展的话,2009年的经济走向如何反应到年报中就不好说了。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财务与会计研究室杨小舟教授认为年报只是记录企业经营发展的一个环节而已,应该站在管理的高度去看待,读年报只读财务报表是不行的。从已经公布的年报来看,很多企业披露的年报过于简单。而万科披露的致股东的一封信,体现了万科的信心与责任,这会给股东以信心和激励。同样,烟台万华、万科的利润来自主营业务收入,这就保证了其稳健发展的态势。透过财务数字看年报,必须要考虑到企业的整体经营与管理层的激励机制。伊利股份的年报亏损归结为股权激励的会计方式的处理,这就提醒上市公司对待股权要科学、合理。对待有关股权激励方面的会计处理信息,对于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上市公司应按照证监会和财政部的要求及时、恰当地披露。
    透过年报分析财务数据,比较2006年报,各个上市公司受2007年的税收政策调整的影响各有不同。而蔡昌却对房地产公司财务人员披露年报的苦衷深表理解,对地产公司的预收款提前确认,导致了地产公司的税收支出高昂,甚至出现了负利润,虽然万科这类个别企业年报看好,但大多数企业把税收成本转嫁到了建筑企业头上,甚至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多数地产上市公司现金流从紧,施工企业也面临更大的压力,加上土地增值税的汇算清缴,对这些上市公司可以说是堵塞了血脉的流通。这些都会通过年报这张晴雨表有所折射,但是如果以此来降低房价,以期缓解房改的压力,则收效甚微。但是政府相继出台的廉租房政策,却不失为有意的探索。
    面对从紧的货币政策,蔡昌教授并没有对中国股市失去信心,相反,他通过2008年企业所得税的两税并轨,看到了希望:“两税并轨之后,虽然许多上市公司还在实施过渡政策,但也会为企业注入极大的活力。另外,国家对重点扶持的高科技企业征收15%的低税率,允许合理的工资薪资据实扣除,公益性捐赠按15%扣除,以及对农林牧渔等上市公司采取的所得税减负政策、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税收优惠,这些税收政策对处在焦虑中的上市公司而言无疑是2008年报的新亮点。”
    上市公司面对的不仅仅是股市的严峻挑战,投资者的无尽期待、竞争者的无情倾轧、海外庄家的釜底抽薪,未免让一些本不规范的上市公司有些胆战心惊:“中国股市从2007年的冬天走向2008的春天,还需要一个过程,但丑媳妇总得见公婆,无论观望也好心虚也好,年报迟早都要披露,面对披露者复杂的心态,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上市公司,监管部门一定要加大监管力度,才能防范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而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合理的宏观政策能真正切实落实,剩余的年报究竟如何披露无数的投资者将拭目以待!”蔡昌教授表示。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