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编辑推荐>详情页

08年注会《经济法》考试综合题解题思路点拨

2010-12-02 19:27

08年注会《经济法》考试综合题解题思路点拨

1、喜新不厌旧

最近5年《经济法》综合题的命题思路充分体现了“喜新不厌旧”的特征,即当年教材新增的重点内容,在当年的综合题中均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003年 新股 第2题:2003年新增的《知识产权法》
第3题:2003年重大调整的《破产法》
第4题:2003年重大调整的“增发新股的条件”
老盘绩优股 第1题:《票据法》
2004年 新股
次新股
第1题:2003年新增了“国有企业利用外资改组”
第2题:2003年新增了“建设工程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
第3题:2004年新增的“银行结算账户”
第4题:2004年重大调整的“股票的首发条件”
老盘绩优股 第3题:《票据法》+“银行账户”
2005年 新股
次新股
第2题:2005年新增的“国有资产产权转让”
第4题:2004年新增的“上市公司担保”
老盘绩优股 第1题:《票据法》
第3题:《合同法》
2006年 新股 第1题:2006年重大调整的《公司法》
第2题:2006年重大调整的《证券法》
老盘绩优股

第3题:《合同法》
第4题:《知识产权法》

2007年 新股 第1题:2007年重大调整的《合伙企业法》
第2题:2007年重大调整的《证券法》
第4题:2007年重大调整的《企业破产法》
老盘绩优股 第3题:《合同法》

2、跨章节考点的综合

在综合题的命题过程中,为了体现试题的难度,往往会综合几个章节的考点。

(1)2002年的第3个综合题,其考点涵盖了《合同法》和《票据法》的内容。

(2)2003年的第2个综合题,其考点涵盖了《技术合同》和《知识产权法》的内容。

(3)2004年的第3个综合题,其考点涵盖了第十二章“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和第十三章《票据法》的内容。

(4)2005年的第2个综合题,其考点涵盖了第三章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第五章的“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和第九章的“担保定金”。

(5)2005年的第3个综合题,其考点涵盖了第七章的“破产财产”、第九章的“可撤销合同”、“合同的法定解除”和第十章的“融资租赁合同”。

(6)2006年的第3个综合题,其考点涵盖了第九章的“不安抗辩权”、“保证”和第十章的“买卖合同”、“运输合同”。

(7)2006年的第4个综合题,其考点涵盖了第十四章的“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

(8)2007年的第2个综合题,其考点涵盖了第八章的“增发条件”和第九章的“上市公司担保”。

(9)2007年的第3个综合题,其考点涵盖了第九章的“约定不明的处理原则”、“合同解除”、“留置权”和第十章的“买卖合同”、“租赁合同”。

跨章节综合题的出现,无疑加大了试题的难度,也加大了考生复习的难度。从防守者的角度,对付多点进攻,只有靠全面防守。只有平时韬光养晦、练好内功,在考场上才能灵活应对,以不变应万变。

 

相关报道:

注会《经济法》科目考试应试技巧

注会考试经济法备考:四部分内容要强化

注会考前两周分科复习指要:审计与经济法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