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编辑推荐>详情页

三大流转税暂行条例条文对照及要点解读

2010-12-02 18:29

三大流转税暂行条例条文对照及要点解读

  权威部门:消费税暂行条例主要作了两方面修订

  一是将1994年以来出台的政策调整内容,更新到新修订的消费税条例中,如:部分消费品(金银首饰、铂金首饰、钻石及钻石饰品)的消费税调整在零售环节征收、对卷烟和白酒增加复合计税办法、消费税税目税率调整等。

  二是与增值税条例衔接,将纳税申报期限从10日延长至15日,对消费税的纳税地点等规定进行了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新旧暂行条例条文对照表

旧条例

新条例

变化要点

国务院令[1993]135

国务院令2008年第539

 

 

(1993年12月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35号发布 2008年11月5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本条例规定的消费品(以下简称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为消费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消费税。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本条例规定的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国务院确定的销售本条例规定的消费品的其他单位和个人,为消费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消费税。

 

  第二条 消费税的税目、税率(税额),依照本条例所附的《消费税税目税率(税额)表》执行。

第二条 消费税的税目、税率,依照本条例所附的《消费税税目税率表》执行。

 

  消费税税目、税率(税额)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消费税税目、税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第三条 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销售数量。未分别核算销售额、销售数量,或者将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组成成套消费品销售的,从高适用税率。

  第三条 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应当缴纳消费税的消费品(以下简称应税消费品),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销售数量;未分别核算销售额、销售数量,或者将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组成成套消费品销售的,从高适用税率。

 

  第四条 纳税人生产的应税消费品,于销售时纳税。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纳税;用于其他方面的,于移送使用时纳税。

  第四条 纳税人生产的应税消费品,于纳税人销售时纳税。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纳税;用于其他方面的,于移送使用时纳税。

 08版条例第四条在保留93版条例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由受托方在向委托方交货时代收代缴税款的同时,增加了除受托方为个人外的规定。

  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由受托方在向委托方交货时代收代缴税款。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委托方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所纳税款准予按规定抵扣。

  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除受托方为个人外,由受托方在向委托方交货时代收代缴税款。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委托方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所纳税款准予按规定抵扣。

 

  进口的应税消费品,于报关进口时纳税。

  进口的应税消费品,于报关进口时纳税。

 

  第五条 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或者从量定额的办法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第五条 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从量定额,或者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计税(以下简称复合计税)的办法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

 

  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08版条例第五条增加了复合计税办法计算应纳税额的公式

  纳税人销售的应税消费品,以外汇计算销售额的,应当按外汇市场价格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额。

  纳税人销售的应税消费品,以人民币计算销售额。纳税人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销售额的,应当折合成人民币计算。

 

  第六条 本条例第五条规定的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第六条 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第七条 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依照本条例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纳税的,按照纳税人生产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第七条 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按照纳税人生产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

 

 

 

 

 

 

 

 

 

 08版条例七至九条分别较93版条例增加了复合计税及相应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等。而这些规定在20015-6月就开始相继实施。目前实施复合计税的产品有卷烟、粮食白酒和薯类白酒三种。

 

 

 

 

 

 

 

 

 

 

 

 

  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2-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0-比例税率)

 

  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第八条 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按照受托方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第八条 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按照受托方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比例税率)

 

  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第九条 进口的应税消费品,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应纳税额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第九条 进口的应税消费品,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比例税率)

 

  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进口数量×消费税定额税率)÷(1-消费税比例税率)

  第十条 纳税人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价格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计税价格。

  第十条 纳税人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计税价格。

 

  第十一条 对纳税人出口应税消费品,免征消费税;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出口应税消费品的免税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规定。

  第十一条 对纳税人出口应税消费品,免征消费税;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出口应税消费品的免税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

 

  第十二条 消费税由税务机关征收,进口的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由海关代征。

  第十二条 消费税由税务机关征收,进口的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由海关代征。

 

  个人携带或者邮寄进境的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连同关税一并计征。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个人携带或者邮寄进境的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连同关税一并计征。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十三条 纳税人销售的应税消费品,以及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除国家另有规定的外,应当向纳税人核算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第十三条 纳税人销售的应税消费品,以及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应当向纳税人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由受托方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解缴消费税税款。

  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除受托方为个人外,由受托方向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解缴消费税税款。

 

  进口的应税消费品,由进口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纳税。

  进口的应税消费品,应当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纳税。

 

  第十四条 消费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一日、三日、五日、十日、十五日或者一个月。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第十四条 消费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配合增值税转型改革,08版条例第十四条增加一档1个季度的纳税申报期;

  纳税人以一个月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十日内申报纳税;以一日、三日、五日、十日或者十五日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五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一日起十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

  纳税人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

 申报纳税期限由原来的次月1-10日延长为1-15日。

  第十五条 纳税人进口应税消费品,应当自海关填发税款缴纳证的次日起七日内缴纳税款。

  第十五条 纳税人进口应税消费品,应当自海关填发海关进口消费税专用缴款书之日起15日内缴纳税款。

BAIDU_CLB_SLOT_ID = "83298";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