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02 18:19
创业素质PK应试教育80后财富新贵引争议
戴志康把这种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归功于家庭教育,“我父母的教育方式比较西方化,给我很大的空间。当然,父母同时也要我自己负责任,什么都靠自己,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伸手帮忙。而且我父母都是老师,每天和年轻人接触,心态也比较年轻。”
戴志康的父亲戴光在向笔者总结他的教育方式时说,对孩子的培养不能限制得太死,要给孩子建议而不是命令,孩子觉得对的要采纳,要让他自己思考,不能给现成的答案,这样孩子才能有自信、有想法,不是一块只会跟着别人的木头。
“我觉得戴志康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就,是他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大学里就有了自己的产品,他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特别强,又有敢想、敢干的冒险精神,还有就是这孩子是个踏踏实实干事的人,能容得下事、容得下人。”戴光这样评价自己的儿子。
无独有偶,李想同样来自一个环境宽松的家庭,他也把自己最重要的创业素质归结为“独立思考和总结能力强”以及不断学习的能力。“我 小学时父母给的是命令,初中时给的是建议,高中时是从朋友的角度提出参考,到了高中以后就是信任了。父母给了我很多独立思考的机会,我基本没有受过什么束 缚。”李想说。
财富新贵引发的教育新思考
“因为出了我们这样一批人而在社会上引起什么‘高等教育无用论’,纯属瞎扯。现实是大学里没有目标、随波逐流的人太多了,所以我们这样目标明确并坚持下来的人才显现出来。”没有上过大学的李想说。
李想坦言,没有上大学的确是自己的一个遗憾,因为人生中缺少了一份体验。“如果你有明确的目标,大学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场所。但相对于上学来说,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有目标和方向。”
李想把现在的大学生分为两类:毕业后可以挑单位的和毕业后“海投”简历也找不到工作的,“凡是可以挑单位的学生,绝对是从大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并一直为之努力的。现在很多大学生或者是迷茫,或者虽有目标,但一遇到困难,就‘喜新厌旧’,常立志而不立长志。”
上了重点大学却半路“逃跑”的戴志康这样看待自己4年的大学生活:“我考通信专业时本来以为会学到数字通信,接触到一些大型的交换机,结果到大三时才学到收音机原理,大四时才学了黑白电视机原理。大学的课程设置太落后于时代,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太脱节。”
本身就是大学教授的戴光坦言,现在大学的课程设置的确存在滞后问题。“虽然现在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但很多老师和高校管理者 的思维还停留在精英教育上。精英教育是细线条的,什么都要讲到,是培养理论家的,而大众教育是粗线条的,应该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应该多一些应用性的东西。 ”
清华大学科技园副主任、被誉为清华“创业之父”的罗建北认为,像戴志康、李想这样的人,在现有的大学体系中很难培养出来,因为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很难把创业所需的一些素质加入到教学中,“创业素质的培养和应试教育就是一对矛盾,因为你要学生多了解社会,从而发现市场的需求和商 机,这都需要时间来实践,那考试怎么办?”
上一篇:比尔盖茨自曝创业史
下一篇:多家上市公司资产注入流产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