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02 18:14
大学生不再是"精英"代名词
核心提示
“我们上小学时,上大学是不要钱的;我们还没工作时,工作是分配的; 我们可以工作时,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能填饱肚子的工作……”这些网络上“80后”拿来调侃和自嘲的小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些大学生目前的境况。
伴随着高校扩招,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转瞬吹冷了就业市场。今年559万,明年610万,庞大的毕业生队伍和日益缩水的用人市场形成尴尬的对比。今冬,形势似乎尤其严峻。
“照这个速度,今天根本投不出几份简历。”11月22日,在陕西国际展览中心机械馆举办的“2008年浙江省嘉兴市—西安人才交流洽谈会”上,西安培华学院新闻专业的罗亚国看着前面长长的队伍,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在他将要应聘的嘉兴广播电视报展位前,投简历的队伍已经排到了门口,而平均5分钟,就有3个人加入到队伍当中。
上午10点,广场上排队领取入场卷的人已经排了8个队,每队十多米长。
招聘现场,手持简历的人群挤占了所有通道,记者也只能跟着缓慢移动的人群一步步前进。
中午1点,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室外广场的休息棚下,4位身穿崭新西装的学生围在一起,吃了今天第一顿饭——几个沙琪玛,几根香肠。他们早上七点从北郊陕西科技大学坐车过来,直到10点才进入招聘现场。在他们身边,堆放着厚厚的应聘简历。
毕业生求职的迫切需求使得招聘现场异常火热,而与此相对的,却是稍显冷清的用人市场。
全球经济遭遇“寒冬”,企业用人计划缩水,就业人数激增,大学生待遇持续走低、热门专业趋冷,这一切都让2009届毕业生感到“寒意阵阵”。
在刚刚过去的十多天内,记者走访数十场大型招聘会和校园招聘会,采访了近百名大学毕业生,对今冬的就业市场进行了调查……
大学生自己要调整好心态,不悲观不埋怨,要相信自己。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都有一个位置,要对自己正确认识,才能找到这个位置。
上一篇:中小企业的突围之路
下一篇:百度总裁李彦宏教你创业7招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