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02 18:01
中小企业新拓融资渠道
国内外金融经济环境日趋紧张,使中小企业面临“钱荒”和破产的严重威胁。一些中小企业迎难而上,主动出击,采取创新性的融资方式突破资金困局。
实践要点:发行集合债券;有效利用民间借贷;充分利用典当融资、金融租赁等另类融资方式。
代表企业:远望谷、中关村等。
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在今年中国实施货币从紧政策、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加快、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全球金融海啸、国际经济增长放缓等大环境下,大量中小企业面临“钱荒”。
尽管解决融资难问题政府扶持不可或缺,但为了应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很多中小企业积极行动起来,改变过去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努力开拓新的融资渠道。
集合债券。大企业可以借助境内股市,以上市、借壳、增发等多种方式筹资。小企业也可以联合起来,“捆绑”发行企业债券,即“集合债券”。由于单个中小企业发行企业债可能性很小,如果将一批中小企业捆绑起来,则发债的可行性将大增。
去年年底,深圳市远望谷等20家经营状况良好、成长潜力大的中小企业作为联合发行人,成功发行了全国首只中小企业集合债,发行额10亿元人民币。中关村也发行了一期集合债,年利率6.68%,3,000万元的网上发行预设份额不到一个交易日即发售完毕。这两单债券至今运作良好,实现了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新突破。
民间借贷。在严格的信贷控制的情况下,越来越多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开始转向民间借贷,浙、闽一带的民间融资尤其活跃。目前,中小企业依靠典当行和地下钱庄等非正规途径解决资金困境的情况也很常见。2007年,浙、闽一带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房地产市场的资金至少几千亿元,约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的10%,2008年的资金则远多于此。据国内唯一的民间借贷监测点—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统计,仅仅2008年1月,温州发生可监测的民间借贷额就达到10,273万元,月利率高达到11.77‰。
民间借贷的利率高,且不受法律保护,因而蕴涵着极大的风险。尽管国内一直有“民间借贷合法化”的呼声,中小企业在采取此种融资方式时还需要慎之又慎。
另类融资。除了常见的融资方式,典当融资、金融租赁等也相继流行起来。典当抵押就是以实物为抵押,以实物所有权转移的形式取得临时性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
与银行贷款相比,典当贷款成本高、贷款规模小,但典当也有银行贷款所无法相比的优势。尤其是在今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由于资金吃紧,典当变得更加热门。一些中小企业通过典当来融资应急,典当行俨然成了中小企业的“第二银行”。有数据显示,杭州的一家典当行自2003年至今,已办理典当业务1,830多笔,其中70%是为中小企业业主融资,总额达1.2亿元。
此外,金融租赁、物流银行、无形资产担保贷款、异地联合协作贷款等,也逐渐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方向。尽管很多都尚处在初始阶段,但专家们普遍认为,这些融资模式门槛低且速度快,中小企业可以大胆尝试。
尽管融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无法尽举,但是专家认为,抗市场风险能力弱、信用度差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存在诚信危机,有些企业利用多头开户、无效担保等方式骗取银行贷款,并且借企业改制、破产之名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等。因此提升企业自身建设,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提高企业的信誉度才是根本出路。
上一篇:核心竞争力是资源整合能力
下一篇:招聘前台也要动用“猎头”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