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编辑推荐>详情页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管理模式

2010-12-02 17:50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管理模式

金融风暴是企业“体检”机会

经济环境恶化,金融风暴来了,中国经济面临很多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是一个好事,对企业是一次体检的机会。我们看看哪些地方做得不足?哪些地方要去夯实?我们如何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所以这是一个机会。

中国真正要伟大复兴需要中国管理模式。今年奥运会展示了很多中国传统的文化,当然也展示了部分中国现代文化,但是我认为展示得还不够。其实改革开放30年以后,中国的文化、中国的艺术有了很大的进步。比方我们中国的油画家可以到纽约去展出他的作品,卖出很高的价钱,我们中国的音乐家可以到美国的音乐天堂去唱歌,到维也纳去唱歌,我们中国很多艺术家、人文学家都在世界上越来越有地位,中国管理和中国艺术、中国文化一样,其实也到了需要建立我们话语权的时候了。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管理模式内涵

到底什么是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管理模式?我看这个问题三个视角,一个三角形,分成三个方面: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管理模式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管理模式

1.我们需要建立现代的中国伦理哲学。大家知道过去祖先留下很多好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过去我们更多的强调是一个小圈子之间的关系。比方说一个家庭内部的关系、朋友之间的关系、君臣之间的关系,我们把这种伦理称之为“私德”。但是西方工业文明以后,大规模的制造、大规模的服务,其实更讲一种公共秩序,我们把它称之为“公德”。所以我们在现代需要把公德和私德结合起来,让在座企业家做一件事情,就是把“经济人”变成“生态人”。这里有一个创新的过程,我们需要去重建我们国家的伦理哲学。假定很多明星企业家把这个事情做好了,就不会出现三聚氰胺之类的事件,未来更不会出现四聚氰胺等事情,所以现在要重建我们的伦理哲学。

2.我们需要继续引进、消化和创新西方的管理思想。无论是欧洲的、日本的、美国的,也包括我们中国自己的这些管理思想。

3.我们需要有中国的成功管理实践。改革开放30年,国内诞生了很多成功的企业、杰出的企业,它们的这种管理模式就值得中小企业学习。我们不需要跑到美国去,从国内成功企业身上就可以学到很多。所以这就是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管理模式内涵。当然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创造的过程,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努力。

成功的管理实践,一般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呢?经过研究,我们在为更多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当中发现,企业文化是基础,再就是组织架构和法人治理结构,再上面就是流程管理、业务运营、战略管理、企业愿景,企业文化是基础。如果把这样一个管理模式的实践管理模式、成功管理模式体系理解好,把各行各业的管理模式梳理出来,我们就可以逐渐形成中国的管理体系。当然中国管理模式和西方、日本的管理有很多的区别,其中体现在中国管理讲合理性、情法理、有包容性、多样性等等。

 成功管理实践基本要素架构

成功管理实践基本要素架构
 

■ 渠道创新,服务导向--九禾服务创新型管理模式

九禾股份有限公司的本质是一个服务创新,当然它是一个面向农村饲料的分销渠道的创新,但是实际上抓住了服务,为农民创造了很多的服务,比方说他们检测,更多一些贴近服务等等,这是它成功的秘诀。这个背后就有一个管理模式。

■ 以执行为导向---青岛啤酒的运营管理模式

青啤做得很好,孙总没有讲到他们背后的战略管理。实际上青啤的战略制定非常有特色,特别是它提出战略管理计划,每一个月做什么工作,有一个清晰的计划。比如12月份董事会批准下一年预算,1-2月份职员积分卡战略评估等等,有一个非常成功的战略管理。

■ 西风轴承的中国本土管理模式

西风轴承,有很多中国企业已经做到非常精细化的管理,大家知道标准成本管理是西方会计里面的管理思想,但是管理会计引入我国20多年了,能够成功运用的企业并不多,西风空气轴承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

■ 多元化的百年老店--招商局

招商局集团,到今年实际上已经快136岁了,由李鸿章创建的一个集团,早期是北洋水师,渐渐变成招商局。其实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时候,招商局集团面临很大的挑战,但最终挺了过来。秦晓董事长在2001年提出重整一个招商,2004年又提出再造一个招商,招商局集团这几年发展的非常好。从中国管理模式三个视角来看,它做到了什么?作为一个集团企业,最难处理的就是集权与分权的问题,可以说这是一个管理问题,但是也可以认为它是一个哲学问题。香港招商局董事长秦晓有一句话,他说“他倡导的是和而不同”,这其实是孔子《论语》里面的一句话。秦晓董事长说我们追求的和谐并非是一种表面上的和谐,形式上的和谐,必须是许许多多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经过充分沟通以后,经过长期互动以后,所达到精神上和理念上的和谐。他们这个团队的互动非常之好,但是每一位也有独立的观点。他把这个理念再渗透到每一个产业里面。招商局集团在亚洲金融风暴时是20多个产业,最后经过重整,只变成了金融、交通基础设施及服务、房地产三大核心产业。这里面有大量的集权和分权评估和处理。

同时,秦晓也创造性的提出了他的一个现代管理思想,叫替代函数,也是我们中国管理思想的一个创新。他认为一个集团企业最难的事情就是做好现代企业总部的定位,公司总部的功能就是要通过对一系列的变量的管理和控制来替代净效益的极大化。他有一个函数,把公司战略、资源配置、组织、决策权等等都作为一些质变量,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一个函数可以产生一个效果,其实事后我在跟他交流当中得知,很大程度上有的作为生产单位,你只负责生产,有的外包出去。归根到底,这里的外包、整个的生产其实是不难的,但是要上升到这样一个管理思想。因为有的东西通过外包可以产生最佳效果,有的东西交给它产,把它作为一个生产单位,把集团所有生产放到这个生产单位就可以达到规模效益。

香港招商局的成功管理实践很关键的就是制度。秦晓讲不要只谈某一个人对一个集团有多大影响力。第一次再造的时候,以财务模型为核心的集团管控模式。他的新的再造工程确定了以提高竞争力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其实大家可以看到集团整个管控当中有公司的治理和管理体制,有风险控制能力,有总部的配置资源,有资产的布局和网络的效应。最后通过集成化的信息系统进行支撑。2007年香港招商局利润总额达到20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到110亿人民币,总资产2,159亿元人民币,管理总资产15,020亿元人民币。

招商局集团成为一个非常优质的企业,它的核心就是靠管理。像这样的案例有很多,前面周其仁教授也提到,有万科、有大连国际港、有新希望等等,我们许许多多中国集团企业正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集团管控模式,还有很多的外资大型集团。

丰富的案例

其实中国管理模式,外国企业对它更关心。我们常常会听到很多的外企问,你们中国企业到底是怎么管理的?他想知道这里面的秘诀。比如麦当劳,全中国500多家店用的是我们金蝶软件,它在本土化方面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向中国企业学习。这样的企业有丰田汽车、富士施乐等等都在中国寻求中国管理之道。所以国内企业更应该运用我们的优势。

还有本土企业格力电器。我到格力去参观,他们提的最多的就是格力标准,认为要做中国乃至全世界最高的标准,格力标准要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高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产品、服务、管理的最高标准。这类企业还有联想、联创科技、青岛啤酒等等,我们中国企业在学习欧盟日韩企业基础之上,结合中国的文化和优势,再创造出新的领先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

还有很多新兴服务业,像联华超市,号称是“中国的沃尔玛”。以及深圳传媒、携程网、小肥羊等等,这些企业抓住中国企业特点,在开创新的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管理模式是存在的,中国管理模式不是一个落后的概念,它是一个创新的概念,是把古今中外的东西在当代、在现代进行创新。

根据我们现代的商业环境和对未来的预测,我认为有六种力量在推动中国企业管理的进步:企业家、管理理论家、管理咨询机构、政府力量、社团组织(NGO)、媒体。这六种力量,如果大家一起来努力,那中国管理模式一定能够成功。

金蝶公司很荣幸参与到一个“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的评选,这是中国首届,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组织,致力于探索中国管理模式和评选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它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的发起单位包括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和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活动理事会设置了若干单项奖,包括战略管理、企业文化、市场营销、运营管理、组织创新、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

现代管理学家彼得.克鲁克在临终前讲了几句话,其中有一句话:“21世纪,中国将与世界分享管理奥秘。”这个管理奥秘我认为就是中国管理模式。这也是我们像郑和那样去朝圣,去访问世界各地,常驻心中的理想和他的宝船。如果我们有这样一个强大的中国管理模式,我们根本不怕任何的金融风暴、艰难险阻、任何困难。

所以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管理模式必将成功,也必将成为世界管理大全当中璀璨的明珠!让我们一起努力!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