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编辑推荐>详情页

坏账准备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2010-12-02 13:34

坏账准备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对一般企业而言,常见的准备金有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这些准备金支出均属于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本文介绍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下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

《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

(一)坏账准备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

1.计提坏账准备

例1:某企业2008年共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100000

贷:坏账准备100000。

纳税调整: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不允许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2.转回坏账准备

例2:某企业2008年坏账准备年初余额为50万元,当年共转回坏账准备30万元。其中,20万元在计提当年允许税前扣除,10万元不允许税前扣除。

借:坏账准备300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300000。

纳税调整:计提时允许在税前扣除的20万元坏账准备,转回时不调减应纳税所得额;计提时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的10万元坏账准备,转回时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3.确认坏账损失企业发生坏账损失,应按规定向税务机关履行报批手续,由税务机关审批确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坏账损失能否在税前扣除,其纳税调整应区别对待。

例3:某企业2008年发生坏账损失15万元,其中10万元可以在税前扣除,5万元不能在税前扣除。

借:坏账准备150000

贷:应收账款150000。纳税调整:允许税前扣除的10万元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不能税前扣除的5万元不作纳税调整。

4.收回坏账对于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其纳税调整要区分其在确认坏账损失时是否允许在税前扣除。

例4:某企业2008年收回坏账25万元,其中20万元在确认坏账时允许税前扣除,5万元在确认坏账时不允许税前扣除。

借:应收账款250000

贷:坏账准备250000

借:银行存款250000

贷:应收账款250000。

纳税调整:收回的坏账25万元中,确认时允许在税前扣除的2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不允许税前扣除的5万元不作纳税调整。

注意事项:在进行纳税调整时,不能仅以坏账准备的计提数与转回数的差额作为纳税调整额,也不能仅以期末与期初的余额差额作为纳税调整额,而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有区别地进行纳税调整。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固定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处置固定资产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1.计提减值准备

例5:某一般居民企业(下同),2008年固定资产发生减值,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5000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00000。

纳税调整:计提的减值准备50万元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2.处置固定资产

例6:某企业2008年因一项固定资产陈旧,需对外处置,该固定资产取得时账面原值100万元,处置时企业已计提累计折旧6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20万元。该固定资产取得时计税基础也是100万元。处置时,允许税前扣除的累计折旧为68万元,发生相关费用1万元;出售时取得货款26万元。与该固定资产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5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2万元(不考虑其他税费)。

借:固定资产清理20000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0累计折旧600000

贷:固定资产1000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1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

借:银行存款26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260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50000

贷:营业外收入50000

借:所得税费用30000递延所得税负债200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50000。

纳税调整:税法确认所得=26-(100-68)-1=-7(万元),也就是确认损失7万元,而会计确认利得5万元,因此,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5-(-7)=12(万元)。《企业会计制度》相关规定(一)坏账准备

对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企业的坏账准备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参照例1~例4,将例1~例4的“资产减值损失”替换为“管理费用”。其涉及的纳税调整与例1~例4相同。需要注意的是,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类款项的范围大于《企业会计制度》。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