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01 17:47
如何做好渠道奖励
懂得“立规矩”后,由于管理者号令清晰,这种管理可以复制,经理层可以按照这种模式分担总监的大部分管理职责,也就提高了市场管理团队的整体效率。
但不会“破规矩”的人还称不上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希望用一种方式解决所有的问题,显然过于理想化了。
Q企业营销当时面临的最紧要问题是,在全国20多个传统优势市场如青岛、石家庄、苏州等地受到竞争对手的强力进攻,如果失去了这些样板市场,Q企业不但会丧失可观的销量,而且会使整个渠道失掉士气。
这是一定要“破规矩”的,因为规矩是针对“大概率事件”来设定的,往往无法满足那些“离群值”的需要。
对重点市场只给予普惠的支持力度,等于放弃兵家必争之地,让代理商自生自灭,自己作壁上观,是一种渎职行为,所以也难怪代理商们要联合起来造企业的反了。
总体而言,以过程导向“一刀切”的渠道管理方式过于凌乱,信息不足、经验不够,这样闭着眼一刀刀切下去,肥的瘦的都有,有人撑死,有人却饿昏过去了,市场不乱才怪;一刀切之后,即使对多数人合适,但个子高的还是被切掉了半个脑壳,忽视了市场的主要矛盾,管理的效率也大大降低了。
把握两种导向的关系
二八法则是解决此类市场管理问题的最佳途径。
80%的问题要通过“立规矩”,形成统一的管理规定来集中处理,这可以通过普惠支持政策来体现。
20%的问题则要通过“破规矩”,特事特办,这是特殊支持政策的范畴。
普惠支持政策和特殊支持政策都不可或缺,前者多为结果导向的,后者则偏重于过程。这样才有精力处理主要矛盾,才有灵活而不失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渠道管理政策中过程导向与结果导向指标各占多大比例为好,是一个重要问题,这要依内外环境及企业对市场的把握能力而定。
简单讲,就是总部想清楚了、有把握的事,可以运用过程指标来考核,规范整个渠道都采用统一打法,避免个别地区再重新摸索走弯路。这时候应该发挥企业总部的智慧。
而总部没有想清楚、也不太有把握的事,可以运用结果导向的指标来考核,鼓励渠道采用符合地区特点的创新打法,避免草率决策使大家一起走弯路。这时候应当尊重个体智慧。
信息了解全面、一线经验丰富、竞争环境多变的企业,可适当加大过程导向的指标比例,比如对多办促销活动的代理商增加奖励,可以不与短期销量挂钩。但这种考核一定不能过多,以免破坏了以结果导向为主体的奖励构成。
可以选择“几刀切”的模式,将市场划分为若干大类,每一类采取一种策略,这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例如:
金牛型市场,能带来大量现金流的地区;
明星型市场,有较大成长空间的地区;
幼童型市场,需要解决瓶颈问题的地区;
瘦狗型市场,没有投入价值的地区。
在政策制定时,结果指标与过程指标的比例可以有所不同。
营销管理中的“双变量函数规律”
在现实事物中我们发现,大多数问题都是双变量函数,比如“学习如何取得好成绩?”一是要努力,二是要有正确的方法。
努力太多而方法不对,结果不会好;
只会方法而不肯下功夫,成绩也上不去。
主要矛盾就是这两项,如果刻意找出一大堆决定因素,就会犯了“不可知论”的毛病,什么都有关,什么又都无关,反而找不到具体的原因。
而如果只找出一个原因呢?那么就会犯“偏执狂”的毛病,光知道在一个因素上做文章,最终离最佳结果越去越远。
双变量函数在营销管理中最为普遍,一个问题抓住最主要的两个矛盾一般就足够了,这两个因素相互制约、促进,同时成长、决定成败。
结果导向为主,过程导向为辅,这样在制定政策时就能抓住两大主要矛盾,这就是许多营销问题都存在的“双变量函数规律”。
下一篇:小型微利企业明年所得税减半征收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