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01 17:47
打响中小企业保卫战
“救火”措施集中于融资
从意识到行动,各国在紧急“救火”经济的同时,还专门针对中小企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而这些重拳还在不断推出,日前英国几位著名银行家透露,拟成立新银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他们期望在创业投资市场(Aim)上市融资1亿英镑,并通过吸引储户存款创办一家新的零售银行,该银行将主要向因信贷紧缩而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放贷,以解深受国际金融危机打击的中小企业的燃眉之急。
这一举措的背景是,自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英国中小企业受到严重冲击。英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包括鼓励银行向这些企业放贷,但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巨额亏损,各大银行都出现惜贷现象。
而帮扶中小企,美国更是在原有的政策基础上频破常规。为刺激美国中小企业出口,降低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难度,促使贷款银行给予中小企业更有力的支持,官方支持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美国进出口银行近日将原快速融资计划(FTP)和超级授权融资计划(SDAP)两项融资框架加以整合,使原框架下贷款银行可获得的总担保额度达到4.5亿美元。
美国该项措施意味着,在给予中小型出口企业更多融资便利的基础上,新框架还可以帮助其建立合理的存货储备体系,满足国外买家不同时期的进口需求,并提高其在原材料采购、出运前生产等方面的风险控制能力。
在缓解中小企融资困境方面,各国可谓是各显神通,且不遗余力。日本政策金融公库半年报显示,由于金融危机使其主要业务对象———中小企业的经营恶化,该金融机构建立后的第一个半年度共出现了66.8亿美元的亏损。该金融公库是日本政府全额出资的金融机构。过去一段时间,为了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政府扩充了信用保证制度,由政策金融公库对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以促进民间金融机构放贷。
此外,一些发达国家还采取了“降税”的直接减免中小企负担的做法。比如日本决定,2009年4月1日起至2011年3月31日止,对年所得不超过800万日元的中小型企业的公司所得税税率从22%降为18%,同时从2009年度起允许中小型企业的净亏损往前结转。
开拓市场为重中之重
这轮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小企的打击主要还在于全球市场的萎缩,受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出口型企业。因而,各国在“输血”中小企的同时,更注重“造血”———帮助其开拓市场。
7月20日召开的“2009中美经济合作峰会”上,美国5个中小城市的市长和近30家中小企业,来华寻求合作。有观点认为,美国中小企业因为在国内吃不饱,开始想方设法扩大海外市场份额,特别是开拓中国市场。这次金融危机对美国中小企业的危害最大。为躲避本国金融危机,美国中小企业已开始向新兴国家二三线城市转移,以降低生产成本,求得生存。
2008年,美国住宅技术和建材产品研讨会在武汉举行,7家美国建材企业抱团来武汉,和当地的80多家企业集体“相亲”,希望在中国的中部城市布局发展。《2008年度美国在华企业白皮书》显示,有17%的美国公司希望在未来两年内进驻中国二、三线城市。
而今日召开的第六届中博会将成为各国中小企逐鹿的大舞台。据第六届中博会组委会介绍,目前,本届中博会已落实展位6187个,比原计划5000个标准展位的预期增加了1187个,超额完成23.7%。其中,境外企业展位1512个,与1000个展位的预期目标相比,超额完成50%。组委会还表示,届时参会客商也很可能会突破历届。据介绍,目前预登记的参会客商已超过17万人,预登记客商数和增长幅度为历届之最。
■他山之石
“过冬术”速览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就是中小企业。与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有所不同的是,当今政府的调控能力、企业的承受能力、社会的支持能力都比过去强得多了。世界各国挽救经济的措施中都包括扶助中小企业“过冬”。
美国:引导民间资本进入
美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是由美国中小企业局、美国进出口银行、纳斯达克等合作构成。具体运作方式是通过SBA(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向中小企业投资来实现的。
SBA是独立的美国联邦政府机构,预算通过国会中小企业委员会每年拨款。其提供的融资服务主要有:(1)建立美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2)鼓励创业投资和风险资本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3)鼓励中小企业到资本市场上进行直接融资。(4)向那些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提供数量有限的直接贷款;对中小企业的创新研究进行资助。
日本:开发新技术抢占新领域
为帮助中小企业摆脱经营困境,日本政府出台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机制,许多银行开辟紧急融资窗口,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度过经济危机,必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日本大力发展拥有独到技术或者加工能力的中小企业。一些中小企业冷静地提出:在“后高速经济增长期”,我们不要盲目追求做大做强,首要的追求是做优。比如,企业应培育出谁也无法替代的核心技术。最重要的一条是,日本中小企业正在调整优化发展战略,把主要方向瞄准新兴市场国家。
德国:灵活应对汇率波动
为了应对汇率波动,财力雄厚的德国中小企业,购买了汇率保险合约,实现汇率平衡战略。通过外汇对冲交易,可以锁定汇兑风险。在欧美市场的美元区,建立生产加工企业,根据汇率波动来调节美欧市场,以减少汇兑风险。利用新兴市场国家来躲避金融危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前景都优于美欧市场,其相对稳健的金融、财政政策,也为德国中小企业规避风险提供了良好条件。
法国:为中小企业寻“教父”
设立免费的绿色电话,向中小企业获得所有关于贷款或额外担保提供相应的信息,提供总额达50亿欧元的贷款保险。推出了“中小企业教父”的措施,法国经济部与法国所有地区的工业、研究及环境局签署了一份通函,以便让中小企业在每个局里都可以找到一位“教父”或“教母”,为中小企业解决借贷、担保和其他发展措施的指导。制定了一项拥有220亿欧元的中小企业筹资扶持计划,专门为防范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信贷枯竭风险。
韩国:1450亿美元助外汇交易
政府大力扩大对工商个体户和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额度,并协助出口产品的中小企业筹集运营资金。中小企业厅规避金融危机造成中小企业资金困难等问题,成立综合对策小组,随时监控美国金融危机给韩国中小企业带来的影响。投入政策资金,全力协助资金短缺的中小企业。政府共投入145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援助中小企业及国内银行的外汇交易。政府出巨资购买建筑公司的土地和滞销住房、下调住房贷款利率,计划投入14万亿韩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减税,以扩大内需。
上一篇:部门获公司奖励如何缴税
下一篇:房地产开发产品完工前后的会计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