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编辑推荐>详情页

鲁菜新盟主――张永舵的人生百味

2010-12-01 17:44

鲁菜新盟主――张永舵的人生百味

对于传统鲁菜品种,净雅也尝试融合进现代元素。如鲁菜中鱼翅的传统做法,一般使用清汤和浓汤来做,燕窝传统甜味做法较多;而净雅的海鲜桂花翅,选用胶东野生大虾、自制海鲜桂花酱和鱼翅一起炒制而成;御品炒燕用胶东野生大虾和血燕炒制,口味偏咸,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仅海参一道菜,净雅就有凉拌、蘸食、冰镇、原汁、葱烧、煲粥等10多种制法。

为融合各菜系精华,净雅还与北京国贸食品研究所合作,培养专门营养配餐员,对菜品进行营养搭配。净雅经营的海参、燕窝、海虾等海鲜菜品都有营养成分鉴定。净雅还首创菜品形象设计,出资培养菜品形象设计师。

革新,成就了净雅,成就了张永舵,更成就了鲁菜文化的发展,丰富了源远流长中不断幻化前进的中华美食。

苦??曾经有过那样艰难的时刻,它们在张永舵的记忆里打下烙印,使他反省,所庆幸的是,它们却从未能将他打倒。

“人管人”不如“制度管人”

张永舵把1988年-1992年视做他事业的起步阶段。1992年-1998年,是净雅管理雏形建立的时期。就是在这个时期,张永舵遭遇了第一次管理的阵痛。

事情很小,但影响很坏。1996年,快速发展的净雅,内部管理上出现了一些漏洞。一个财务利用了这些漏洞,贪污了一大笔钱。在当时,企业资产不过一两千万的时候,一个小小的财务,居然能够在张永舵眼皮子底下,亏空了四五十万之多,事情败露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张永舵竟没有追究。但自此,净雅的财务建设比原来更规范,应收帐款的管理和制度规范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张永舵体会到:人作为社会人都是有两面性的,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贪婪和自私、狭隘的一方面。“人管”始终不如“制度管”。

“制度管人”不如“文化管人”

第二次冲击来的更残酷。因为时期非常。2003年,那一场非典灾难不仅让净雅各地门店的营业额受到打击,威海告急!济南告急!正紧锣密鼓筹备的北京项目也骑虎难下,当时在北京已经投了两个亿,因为一直没有找到合意的设计师,建筑工地上正处于停工状态。已经铺开的摊子,巨大的资金压力,压得张永舵喘不过气来。他甚至第一次怀疑起自己到底能不能够坚持下去。4月的北京气氛已经相当凝重,身在北京的张永舵当机立断,暂停了一个情况最差的店。

就在这样的情境之下,4月底5月初,一个从威海选拔上来、被张永舵亲自调到济南用心培养的高级经理,跳槽了。张永舵说,净雅几千人,每天都有可能有人才进来或者出去,但这个高级经理的离职却让他无比痛心。为了这个年轻人,他甚至不惜牺牲掉了一个老部下。但危机关头,为什么自己如此器重的下属却无法与企业共患难。他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的管理又出问题了,还是仅仅是自己的眼光问题?

这次事件之后,张永舵强化了自己关于“文化管人”的思想,不仅要文化管人,更要文化育人、文化留人。情急之后,理智和智慧再次让张永舵做了正确的选择。非典时期,在净雅,忠诚文化也被放大到了及至。这是一次危机,却更成为了一次企业文化的洗礼。厨师主动研究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的菜品,餐厅服务员向客人宣传防“非典”常识,尽最大可能让顾客了解酒店的应对举措。员工们向公司提出了150多条“救市”建议,其中有20条被集团公司采纳。净雅靠着这股众志成城的信念,很快走出了低谷。

尽管凭借智慧与实力,张永舵最终没有被困难打倒。危机之后的山东人开始进行了痛苦的自省:率性让他有领导力,号召力强,真诚的人更容易得到理解和拥戴。但同样的性格质素却也令他过于简单的决策,不理性的投资决策给企业发展带来很大的风险。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痛定思痛的张永舵把这句话贴在了自己的办公桌前。

新的困局

2008年,张永舵或许将不得不再次面对困局。所不同的是,这一次,所有的困惑都来自于内心,着眼于未来。在当下,净雅各地门店业绩蒸蒸日上,一派红火,净雅的资金流、产品、研发、内部文化都显现这是一个健康向上的企业。与以前的任何一次挑战都不同,张永舵要面临的,是将来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他想为此做点儿什么。

张永舵说:“企业要恒久发展,管理是根本,但管理归根到底是为经营服务的。2006年至今,我们做了很多的努力,目的就是为下一个十年打造一个新的管理体系。但现在我们发现,之前的管理体系能够维系净雅在一个时期的运作,但它真的能支持净雅在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吗?目前看,我们目前这一套管理的东西,运作起来,能够看到职能部门对经营部门的服务还是不够,这体现出我们目前的管理体系还是有问题,必须改进,不然在将来,会出大问题。”

张永舵期待的全新的管理体系是怎样的?总的指导思想:为了下一个十年的发展战略建立自己的发展战略;为了让顾客满意的理念来重建自己的管理体系;让所有的职能部门都要为经营部门提供服务,让经营部门为顾客提供服务;必须在树立我们的管理流程和体系后要用信息化手段去固化。所有的管理流程、制度要与信息化系统结合。

为了这一目标,张永舵和他的三千多净雅人,以及一直与净雅携手探寻“净雅管理模式”的管理软件供应商及咨询机构,又开始了新的思考和努力。

辣??积累和沉淀,是一个企业必经的过程。提炼和提升,则是一个企业不断进步的根本。净雅二十年积淀的经营管理之道,或许将成就独特的“净雅模式”。

张永舵将他的净雅之路划分为:

1988年-1992年,事业起步;

1992年-1998年,企业文化启蒙和管理雏形建立。这个阶段,张永舵看过很多关于企业管理的书和传记,包括松下幸之助、沃尔码创始人山姆?沃尔顿等等,并开始尝试把自己接收的管理信息在自己的企业内部去实现,对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定义,服务理念也开始朝向更加明确的方向发展;

1998年-2005年,企业文化、管理和团队的发展期,企业发展目标明确。制定了第一个“十年计划”并逐步实现;

2006年至今,为下一个十年打造新的管理体系。

张永舵总结了净雅二十年经营的精髓:

一是服务理念。净雅始终坚持服务至上。张永舵说:“我对餐饮的理解是先有服务,后有赚钱,为服务而赚钱。一个企业只有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才能带来财富。”

二是走什么路。张永舵说:“做正确的事情比用正确的方法做事更重要。企业的发展方向要明确,就是走什么路的问题。”净雅坚持二十年做餐饮,并为此持续付出,终将有所获得。被问及为何选择一直坚持餐饮行业为目标时,张永舵笑着说:“初期主要考虑做餐饮政策风险小,内需服务产业风险低,再考评其他包括现金流风险、经营定位的风险和管理的风险。当然之后做久做深了,有了积累和沉淀,就不仅仅为着回避风险了。”

三是如何走。要实现永续的发展,在战略方面要建立可量化的发展规划。在战术方面要树立鲜明的“净雅特色”,诚信立本,服务量化,在管理和经营成体系的前提下,实现成功经营的不断复制。

明确理念,坚定方向,明确规划,特色经营,这是净雅。一个旗帜鲜明的企业。

诚信为本

对\"诚\"字,张永舵有自己独到的解释:“言”字加一个成功的“成”字。就是要让说出的承诺,付诸实施,见到成效,进而取得成功。一次,厨师料理清蒸鲍鱼的时候,火候有点大,正巧被检查工作的张永舵发现了。张永舵要求厨师重做一份。厨师一听急了:“这道菜光成本就有400多元,一桌饭还挣不上400块钱。”而张永舵却说:“400元钱,我们得罪的不是一个客户,而是毁了净雅的声誉。”

张永舵经常这样说:“服务不仅仅是令客人满意,而且是与客人的期望赛跑。”在净雅就餐,不设最低消费线;客人可以自带酒水;没有客人提议不推荐酒水和香烟;菜点过量,服务员会主动向你提示;就餐完毕,服务员会主动为你打包。正是这些细小的方方面面,让每位就餐者都会感受到净雅服务的真诚。

服务量化

服务之于餐饮企业极为重要,但几乎所有餐饮企业都头疼,服务难以量化。服务如同“哥德巴赫猜想”,以无穷变量考验餐饮企业。而张永舵,一直在尝试打破这个迷局。

早在进入北京前,净雅就在山东餐饮业率先承诺:客人点完菜,第一道菜5分钟内提供,其余菜品必须在35分钟到50分钟内上齐,超时将补偿客人100元,从而将行业内原本随意的上菜时间,具体量化。

这一简单承诺,背后需要强大的信息化后台。为此,张永舵在每个酒店投资50多万元装配点菜电脑,并与厨房和结账台联网。服务员每上一道菜,都会在点菜单清楚记录时间,如果超时,她们会主动告诉客人并给予赔偿。

进入北京,张永舵又在业内首创新标准:菜品口味、质量有问题,无论什么档次菜品,均无条件退换菜;客人在酒店内的明确需求,净雅在最短时间内满足;不允许员工推销酒水、香烟;客人所有投诉和建议将给予明确时间回复;考虑客人利益、需求前提下,鱼翅、海参、牛肉、燕窝4种高档菜可以拆份上,饺子甚至论个销售;严禁硬性推销预付款和外卖。

相对京城众多高档潮、粤海鲜酒楼,张永舵似乎更希望自己的服务成为直截了当的“北派风格”。

永不打折

市场中,价格战与脱离价格战是永恒的对立。两者转换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壁垒”,即是否拥有对手无法复制的优势。张永舵对鲁菜的创新,使他敢于置价格战不顾。“永不打折”又成为净雅领先竞争对手的新“壁垒”。

永不打折,乍一听很难被顾客接受,但净雅的永不打折,是建立在原材料品质不打折、菜品质量不打折和服务质量不打折基础之上的。当消费者最终享受到对手无法复制的服务时,对“永不打折”也就逐渐习以为常了。

但张永舵“永不打折”的背后,绝非将餐饮业利润暴利化。相反,净雅突破口仍在于中等消费:服务员推荐菜品和酒水,按中?低?高顺序推荐,不会先推荐高档海鲜,让宴请者处于尴尬境地。一般情况下,客服人员事前会与宴请者充分沟通,了解其宴请对象、菜品档次等。无论什么客人,都可以自带酒水,且不收开瓶费。仅此一条,就为客人节省不少钱。

此外,高档菜品只要客人提出异议,净雅都会无条件退菜。在净雅的服务词典里,没有“不”“不行”“不可以”一类字眼。客人提出正当需求,净雅工作人员都会尽全力给予满足,酒店里没有就派人外出采购,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顾客需求。在净雅永不打折原则下,张永舵希望为顾客创造更多的附加值。

管理方面,张永舵最看重三个方面:

一是团队的管理。

张永舵说,一个企业的管理,大体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人管人”,二是“制度管人”,三是“文化管人”。净雅追求的,正是“文化管人”,这也是张永舵“净雅理念”的重要内容。这种文化,已融入净雅机体的每一部分。净雅的企业文化和制度,通过二十年的探索与沉淀,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做法。

要“文化管人”,更要文化育人、文化留人。净雅建立了极为严格的员工培训机制,所有新的员工都要进行两个月的全封闭训练和两个月的在岗培训,既培训业务技能又灌输企业文化。为此,他们每年要花费100多万元。净雅对每位进入企业的员工,都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根据企业的需要、员工的特长和愿望,为员工设计定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目前,在净雅员工中,有一半以上是从大中专院校走出来的。

净雅有这样一句口号:“净雅不会让您失望”。这里的“您”,一是指顾客,二是指员工。张永舵认为,对净雅员工来说,企业文化体现在“以人为本”上,企业给每一名员工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是“金子”就一定给你发光的条件。公司每年都要从服务员中选拔管理人才。

二是产品研发的管理。

张永舵提到,以中国的餐饮环境为背景,产业研发是短板,投入不够。他解释说:“做餐饮,我能提供什么产品,客户需要什么产品,我怎样进行原材料,调料,烹饪方法的研究,包括产品推广,产品利润率、损耗率如何计算,目标客户群在哪里,销售排行情况怎么样?这是非常系统的过程,绝不简单”。张永舵的产品研发探索,以革新鲁菜为基础,以持续促进经营为目标,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三是成本的管理。

做餐饮行业的人都很清楚,在饭菜质量、服务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竞争最终体现的是价格竞争,谁的成本低,就意味着谁可以在同行业价格上显出优势,去争取更多的用户和市场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强化成本管理是餐饮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净雅集团立足高端美食,虽然不必借助价格手段调节竞争,但高端经营和集团化运作意味着其人力、物力和管理成本投入要比普通饮食企业投入大的多,采购、运输、研发、制作等环节也要复杂的多,任何一个环节管理处理纰漏,都会带来企业成本的浪费;反过来说,任何一个环节的优化,都会来带成本管理的极大改善。净雅的成本管理,在张永舵的引领之下,经由净雅管理团队智慧的集结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优化,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在持续的改进之中。

张永舵的规划中,要用两年时间,借助一流的管理咨询公司和软硬件供应商,重新打造能够支撑净雅未来至少十年的管理体系,净雅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物流管理,基建开发管理,都要为这一全新的管理体系做出适时的改变和调整。一个全新的“净雅管理模式”即将形成。

咸??2008,是净雅成立二十周年,也是张永舵四十不惑之年的开端。张永舵说,这一年,我和净雅都要重新起步。

净雅二十周年庆典的背后,也是企业内部反思的一年。

在已经可以看的到的未来,净雅的经营业态会有许多变化,一条“正餐、自助餐相结合”的发展之路正在张永舵和3000净雅人面前徐徐伸展。

新的十年规划,早已经刻在每个净雅人心里:五年之内,抓住两种业态发展自己的产业(正餐、自助餐);五年之后,通过品牌和资本的力量,经过收购、兼并、代理,整合净雅品牌。

未来十年净雅可量化的经营目标,是100个亿。

张永舵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和任务也很清楚:树立企业的文化和灵魂,建立起有凝聚力的团队,把好净雅的“舵”。张永舵对好的领导者的定义:一是必须有高屋建瓴的思考能力;二是必须有知人善用的能力;三是必须有自我修炼的修身能力;四是必须有敢于冒风险的抗压能力;五是必须有力挽狂澜的执行能力。

张永舵说:“我会一直为之努力”。

四十岁的张永舵近乎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耿耿于怀于不完满。对很多人孜孜以求而不得的成就,张永舵并不沉迷。

整个采访过程,我们都看到,对未来的渴望,对新的管理体系的期待,对已经发现的问题的焦虑,在折磨着张永舵。

他甚至这样对记者说:“都说四十不惑,但我现在却很难有这样的境界。如果你们早半年来采访我,我可能海会意气风发的向你炫耀我的收获呢,但现在,你看,我碰到新的困惑,”张永舵笑了一下,“不过,我也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它,就象我们一直以来那样。”

采访的最后,张永舵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很清醒的认识到,净雅犯了一些错误,但这些但这些错误不是影响企业发展根本的错误;我和净雅都将重新起步。”

链接????

净雅餐饮集团

1988年10月18日,净雅诞生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威海。历经20年的商海风云变幻,自强不息的净雅集团已由最初30平米店面、8名员工、7000元资产的小型包子铺,发展成为总营业面积9万平方米、员工近3000人、总资产达16亿的大型餐饮集团。现下设北京辉煌净雅餐饮有限公司、北京黄寺净雅餐饮有限公司、北京金宝街净雅餐饮有限公司、北京金宝浮乐汇商务会所有限公司、山东净雅大酒店有限公司、山东净雅养生苑酒店有限公司、济南净雅大酒店有限公司、威海净雅鲍翅皇和威海净雅大酒店有限公司9家全资子公司,经营横跨北京、山东两大地区,净雅集团以海洋文化为主导,辅以系统的管理体系,以精美的菜品、体贴的服务、高雅的消费环境,创造出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并成功跻身于中国餐饮百强企业之列。

张永舵个人简历

1968年出生。

1988年,毕业于威海广播电视大学,获英语本科学历。

1988年10月,主持创建威海净雅饭店,担任总经理。

2002年初,成立净雅集团,担任集团董事长。

2006年,荣获中国青年创业奖。

2007年,入选2007年胡润餐饮排行榜第14位。

2008年,入选2007年胡润餐饮排行榜第10位。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