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编辑推荐>详情页

危机让文化建设成鸡肋

2010-12-01 16:36

危机让文化建设成鸡肋      经济危机给企业带来了重新思考的机会,企业文化建设不应该仅仅作为一般管理的补充和润滑剂,企业需要站在文化的高度重新审视企业的未来,重新寻找理念的制高点。

  中国经济飞速崛起,许多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世界先进水平,涌现出很多令人瞩目的先进企业。从管理角度来说,这些先进的企业,甚至更多比较优秀的企业,都已经完成了从无到有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搭建过程,已经拥有了包括战略、人力资源、财务、市场、运营等等的管理体系并逐步形成中国企业的管理特色。这些企业逐步把企业文化管理当成了各职能管理的统领系统,形成了对内发挥重大影响、对外树立企业独特形象的文化管理定位。因为先进企业的榜样作用,所有有更多的企业不断地认识到企业文化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开始投入资源进行文化体系建设。

  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企业热衷于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张扬自己的个性形象,期望形成更好内部凝聚力和外部影响力可以理解。经济危机发生后,企业文化建设会不会成为企业整体管理体系的鸡肋?企业的文化建设投入预算不该第一个砍掉?

  因此,北大纵横在过去几年里,不仅战略、人力资源、组织体系、流程、财务、市场营销、运营等传统管理领域的咨询服务在增长,企业文化管理咨询的份额也在大幅度上升。并且许多企业逐步把企业文化管理当成了各职能管理的统领系统,形成了对内用价值观发挥重大影响、对外用价值观树立独特的企业形象的文化管理定位。

  先有鸡先有蛋?

  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发生后,我国大部分企业受到了影响。有的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当做一种锦上添花的手段,并不认为它是紧迫的、必要的,因此把这一部分预算大幅度压缩。出人意料的是,近段时间,找到笔者所在单位提出进行企业文化咨询的客户竟有增多之势。这侦结企业不仅涉及电信、烟草、电力、金融业阔佬行业的企业,也包括房地产、施工、甚至制造业这样受到冲击比较大的行业中的企业。身边就有朋友不理解,他们说,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大家都说现金为王,以便在严冬真正到来的时候保命。又有人说,现在企业要做也应该做战略咨询啊?面对危机中那些被低估了价值的企业,很多企业应该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寻找未来增长所必需的资源进行整合,在这些方面寻求咨询公司的帮助,似乎更当其时,更有价值啊!为什么这些企业还要来做企业文化咨询这种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项目呢?那么,在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企业到底应不应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呢?而企业文化建设究竟应该先于战略还是后于战略呢?

  对于先有战略还是先有文化的问题,就有些像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一样不好回答。但我还是愿意分析一下。以便让广大的企业管理者认清,企业文化建设究竟对于企业管理意味着什么?让广大管理者重新思考,在经济危机中,是不是可以更好地利用企业文化这个管理工具来凝聚企业的力量。

  定愿景搭班子

  柳传志先生对于企业家的三个基本工作的阐释一直都是非常被人认同的。我暂时借用柳先生的这个理论来开始我的解说。他总结的这三个基本工作是这样的顺序:1、搭班子;2、定战略;3、带队伍。对于这三个基本工作,我有着我自己的解读。

  搭班子的工作就是寻找志同道合、能力互补的合作伙伴形成有共识的团队。这个团队一定是有共同的理想,并愿意按照共同的原则来处理问题。用我们专业的话说,就是有共同的价值观。柳先生认为这个工作应该是在定战略之前要完成的。

  企业班子的理念共识对于企业的后续发展至关重要。经济危机来临的今天,大部分的企业不可能迅速进行大规模的战略投入,却恰好使企业的班子成员可以重新思考企业的责任与愿景等理念问题。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绝大部分中国企业都面对着众多发展机遇,并且有欧美等西方市场上的许多标杆企业供我们学习借鉴,企业家们很少独立地思考更高的企业发展哲学。然而历史把中国和中国企业以及中国企业家推到了前沿,中国企业也必须进行这种思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牵引的经济列车在原有的轨道上慢下来了,接下来我们能否成为这个经济列车找到新的方向,并有力量牵引着他走向光明的未来?实际上,在这一历史时刻,世界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虽然同时这也是巨大的挑战,但是我们只有完成了这样的思考并真的走上了属于自己的道路,我们才能重新屹立于世界之巅。因此,对于中国企业家来说,是时候站在行业、国家甚至世界的高度重新思考企业未来的定位问题。我们的战略之前要有更高的目标和准则。这其中重新确立愿景是统一班子思想的首要内容。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