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编辑推荐>详情页

如何制定绩效指标

2010-12-01 16:16

如何制定绩效指标


  考核指标设置原则

  1、重要性:代表业绩的显著驱动因素,对战略目标及部门目标的完成起重要作用;

  2、可衡量/可定性分析:可通过数据进行衡量或者通过事实依据进行分析验证;

  3、确切的:对被考核员工而言明确而具体,与考核意图统一;

  4、可控制性/可影响性:在合理的时间内,可以受到被考核员工的影响,得到可衡量或可验证的改善;

  5、关键性:数量有限,集中于被考核员工最主要的职责;

  6、改善潜力:波动性较大、与最佳做法之间的差距较大。

  权重设置原则

  1、每个指标的分值一般不超过30%;

  2、每个指标的分值一般不低于10%;

  3、权重一般取5的整数倍;

  4、权重加总为100%。

  另外,需要注意,指标的提取由人力资源部门组织,管理者和员工共同沟通来确定,员工的参与是保证绩效指标有效的保证,业绩合同包括年度和月度【季度】,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

  至此,部门负责人的绩效指标的提取已经完成了。通观整个过程,我们注意到,绩效指标的设定完成吻合了绩效管理的定位:提升组织绩效,促进战略执行,帮助员工成长,实现经理,即和战略紧密结合,又确保了员工的充分参与,保证了绩效指标设定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关于员工的指标提取,这里不再详述,按照这个思路往下分解即可。

  四、指标维护

  所谓指标维护,是指指标的执行和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绩效辅导,这个环节经常被管理者忽略,通常,指标明确了,管理者就不再去关心它,把它放在一边再去忙自己熟悉的工作,到考核的时候再拿出来打分。这样做事违背绩效管理思想的,前面我们讲绩效管理定位的时候,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就是绩效管理的价值在于帮助员工成长,实现经理价值,这就是要求管理者要把考核指标作为管理工作的指针,指导自己的管理行为,帮助员工排除障碍,提供资源支持,与员工一起实现目标。关于这个环节,笔者将专门撰文与各位分享。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