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编辑推荐>详情页

中小企业要善于从政策中寻求融资妙方

2010-12-01 16:15

中小企业要善于从政策中寻求融资妙方


  我国的信用担保体系从1999年开始试点,2000年以后进入政策推进发展阶段。2003年元月施行的《中小企业促进法》明确规定,“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推进和组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至此,试点工作基本结束,担保业步入依法实施的阶段。据国家发改委调查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国信用担保机构已达3366家,其中省级担保机构359家,地市级担保机构1379家;政府完全出资的688家,参与出资的630家,民间出资的2049家;公司法人2785家,事业单位381家,社团法人122家。全国所有担保机构共筹集担保资金1232.58亿元,其中政府出资357.46亿元,占担保资金总额的29%。此次广东百亿规模的方案规模之大,尚属首次,可见政策力度愈来愈大。

  当然,即使是政府出资设立的担保基金和再担保基金,在市场运作的过程中也会考虑经济效益,偏向于业绩优、潜力大、风险小的中小企业,具有“嫌贫爱富”的倾向。所以,无论政府有什么利好政策出台,对中小企业自身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先练好内功,才能赢得机会。

  其他融资举措更偏向高新技术产业

  各级政府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的创新举措当然并不仅限于中小企业专项基金和担保基金,包括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等等实质上也为一部分中小企业带来了机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

 由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共同出资90亿元的20支创业投资基金在北京举行了设立签字仪式,这标志着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决定实施的新兴产业创投计划正式启动。这一计划首批与北京、吉林、上海、安徽、湖南、重庆、深圳等7个省市合作,吸引社会投资参与。基金将主要投向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扶持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创新型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这批创投基金由中央政府出资10亿元引导性资金、地方政府出资12亿元、社会募集资金70余亿元共同构成。这无疑为相关行业的、有潜质的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融资机会。

  政府的某些财税政策也有变相的融资功能,例如出口补贴和出口退税,补贴直接导致企业利润的增加,有利于企业的内源融资。此类优惠一般集中在特定的行业。

  随着地方经济的强劲发展和财政实力的增强,部分地方政府的近期创新措施大刀阔斧,政策力度前所未有。例如2009年7月21日,佛山市顺德区政府出台《顺德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创新试点方案》,一口气推出六大融资创新产品,力图构建多层次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这六大措施包括“速保通”(担保方面)、小额贷款、小企业贷款、企业并购股权专项贷款、中小企业信托计划和股权质押贷款。顺德经贸局有关负责人透露,这六项创新措施如能有效实施,未来两年内将为顺德企业带来近100亿元的融资规模。

  所以,企业经营者应当多关注本地政府出台的类似财政出资支持中小企业的计划,把政府政策用到好处,为企业发展助一臂之力。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