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专题>详情页

经济发展方式“闯关”

2010-11-16 17:42

经济发展方式“闯关”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国家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十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投入200亿元资金支持4441个技改项目;推进重点行业兼并重组,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同时,中央财政投入1512亿元,加快实施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试图通过上述一系列举措,扭转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本次报告明晰了转变的目标与路径,即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之路。“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报告中如是表述。2010年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

  温家宝总理提出,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

  在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上,报告特别提出中央财政预算内技改专项资金要覆盖中小企业,而地方政府也要加大投入。此外,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鼓励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据悉,2010年中央财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106亿元,其中支持中小企业技改资金预计不少于40亿元。

  在发展服务业上提出,报告指出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发展旅游业,积极拓展新兴服务业领域。

  在节能减排上,报告认为要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推进节能,加强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以及应对气候变化。

  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上,报告提出要解决各地突出矛盾,扭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扩大趋势,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闯关与“分蛋糕”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口大幅下降,一部分企业经营困难,有的企业甚至倒闭,经济增速骤降,“保增长”成为2009年最为重要的任务。对于2010年发展环境,中央的判断是“有可能好于去年”,但经济增速依然锁定在8%。

  对于8%左右的预期目标,温家宝总理进行了特别说明,他表示,主要是强调好字当头,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

  “转变方式关键是要有闯关的勇气和决心。”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

  刘煜辉介绍说,转变实质上是既有利益根本性的调整,是“分蛋糕”问题。比1978年那次转变,这次改革的阻力和难度要大很多。因为1978年当时讨论的是“做大蛋糕”,从政治挂帅为中心转变为经济挂帅为中心,当时不存在利益的调整,是从无到有的过程,现在则是“分蛋糕”的问题。现在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利益结构,重新划分必然损害既得利益阶层的利益。

  多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均表示,发展方式转变不可能短期内实现,会有个过程。除了既得利益的调整外,发展方式转变还涉及到全球工业分工的问题。当前正处于工业化的加速阶段,重化工业的比重上升,这也是先行的发达国家呈现的不可跨越阶段,而中国正好在这个阶段。

  在刘煜辉看来,既要中国的产业结构和国家分工体系的对接,又要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阻力来自方方面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