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3 15:15
生活处处存在商机
2003年,曾在广东服装厂打工的梁素萍发现了一个商机:一些国际品牌的服装生产厂商低价出售制作服装用剩下的“尾料”,这些剩下的面料不仅质量好,有的还能做成童装和家居服,能够“变废为宝”。
“我们与耐克、阿迪和一些家纺品牌签订合同,收购他们的剩余面料进行加工,做成的服装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两口子先是在开封摆地摊,几块钱一套的纯棉衣很受工薪族的欢迎,不少顾客回家穿上舒服还变成回头客,向亲戚朋友推荐。
2008年,梁素萍掌握的创业“方向盘”又进行了一次提升,她和耿俊杰参加了郑州市创业指导中心的syb培训,同年6月份,他们开始打造“康约服饰”品牌。
初期创业时,耿俊杰笑称自己只是“马路天使”,在郑州、开封的一些马路街道摆地摊儿,销售“尾单面料服装”。“成本4元钱的,销售价才5元,成本8元的,卖10元。”不仅利润低,而且还很累人。
“有一次,他抱怨说生意不好做。他给自己定下目标,如果一年盈利不够5万的话就不做了。结果那一个月我们就盈利了5万,这成了我们创业的第一桶金,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创业信心。”梁素萍还在短信上鼓励丈夫:“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我们永远不能选择放弃。”
2009年,创业的曙光初现,夫妻两人在中牟有了自己的厂房,员工已达到30多人,耿俊杰负责服装生产和运输,梁素萍负责销售环节,两人分工明确,已经由小型的“夫妻店”打造成省内第一家专做尾单面料的平价服饰品牌。
“总结经验,创业不能换跑道,看看以前我放弃的项目,现在都做得挺不错的,如果我那时候坚持下去,应该成功得比现在早一些。”耿俊杰说,不过,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最珍贵,“如果没有这种对比和总结,这个项目也不一定能坚持下来。”梁素萍说,不要“换跑道”,是他们最珍贵的创业经验。
【友商社区】精彩推荐 创业技巧|营销攻略|电子书|论坛精华|热门专题 ---------------------------------------------------------------------
|
上一篇:小小年纪的财富头脑【创业秘籍】
下一篇:商品及布置来吸引顾客【创业秘籍】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