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3 15:15
明确分工抓住市场
在中学的后2年,曹婉儿来到美国就读,毕业后进入美国纽约大学。其间在做过很多兼职工作,其中最长的是在美联所的工作。那时候,每天上午8点到下午3点,曹婉儿在美联所工作,晚上回学校上课,非常辛苦。这样的生活一直有2年时间,直到大学毕业。
“其实,在大学毕业后,我有机会考取证券交易资格证书而留在美联所工作。”曹婉儿说,“但是我毕竟在香港出生长大,很有感情,就选择返回香港发展。”
回来后,正好哥哥准备自己创业。父亲就对曹婉儿说,有没有兴趣和哥哥一起干呢?刚22岁的曹婉儿当时也没有怎么细想,自己这么年轻,就试试看吧。
创业初期,兄妹俩对做生意并无清晰概念,只是拿着向父亲借来的5万元,买了一批货逐家商店敲门推销。或者租某个商场10平米左右的展位来销售,几乎一天换一个地方。数月的生意,完全不如想的那样,直至曹婉儿遇上泰林电器采购部的张先生。
“那时我向他推销我的音像架,他问我是哪里有货,我说给我半个小时,我立即回货舱拿一套给他看。可能是诚意打动,接着就答应给我在他的13家店铺里面摆买。”但是2个月下来,曹婉儿的音像架在泰林一张单都没有,跟店面的售货员谈起,才发现原来自己的架利润对他们来说太低了。“卖一套架先得20~30港元佣金,于是我就请张先生帮忙,降低我的架的价钱,给他们多些佣金。”此后单量亦由早期每日数张,做到后来每日20多张。
到3~4个月后,等逐渐有了资金后,才在沙田新开了一个16平米的店铺固定下来,结束了以往的“游击”生涯。那时候,曹婉儿负责市场,哥哥负责供应或者联系货源。紧接着曹婉儿还是从音像店下手,说服香港几家著名的音像店让自己的产品进入其专卖店配合音像摆设和出售。这样依靠这些音像连锁专卖店的销售网络,曹婉儿的音像架生意越做越大。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面,靠买卖音像架和电视架等产品,积累了几百万港元,淘得了第一桶金。
【友商社区】精彩推荐 创业技巧|营销攻略|电子书|论坛精华|热门专题 ---------------------------------------------------------------------
|
上一篇:信心成就的梦想路【创业秘籍】
下一篇:连锁企业的选址要点【创业秘籍】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