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28 12:50
“拥抱”要分三步走
2004年12月19日上午,记者一走进南池子社区的办公区。这堂“聚会礼仪”课程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李莉主讲,她先给大家放了一组幻灯片:城墙外几乎每个公共座椅上都躺着“膀爷”;胡同里的老树上挂满了衣服;小朋友骑在雕塑上照相;还有的市民搬着自行车过护栏。记者注意到在座的不少居民在看到这些照片时都皱起了眉头。分析完这些不合“礼仪”的行为之后,李老师简略地介绍了“礼仪”的定义,中西方礼仪的特点以及国际礼仪通则。尽管记者坐在教室最后一排,仍然能够感到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的活跃气氛。在讲到服饰搭配时,李老师特别提到老年人在佩戴饰品出席聚会时要注意“懂得寓意”,不要向外国友人“发错信号”,比如手镯戴在左手表示“已婚”,戴在右手则表示“我是自由的”。刚好在座居民中有一位老妈妈把手镯戴在了右手上,听到李老师的话连忙换了过来。问到被当成“反面教材”的感受,这位老妈妈笑着说“总比奥运会时在外国朋友面前丢人好啊!”上一篇:商务宴请的细节问题【商务礼仪】
下一篇:瑞士商务礼仪【商务礼仪】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