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1 11:03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就要到了,形形色色的“月饼文章”照例也陆续登场。20日中午,沈阳市大东副食商场,一组由一个直径3米的大月饼和8个直径1.7米的小月饼构成的“月饼大阵”,正在“施工”之中。据介绍,这组大月饼制成后,估计要用去多种食品原料十余吨。(《河南日报》8月21日)
特大月饼其实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到很多东西。近年来,“国学热”、“传统文化热”、“民族文化热”方兴未艾,客观地说,这契合了国人回归传统的广泛心理需求。但是,当前的传统文化复归,却泥沙俱下、泡沫横行。市场意识的强烈渗透,使得诸多的文化仪式、节日,丧失了本质性内容,而被轻易地“变性”为牟利的商机,和招商引资的戏台。
表面上看,重视传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地闹出的动静也越来越大,颇有些一派繁荣的景象。可捂住耳朵、闭上眼睛静静一想,大多不过是虚张声势的噪音与泡沫而已。如果不是如此,又要搞那么一个“超级大月饼”干什么,它有什么意义,能够代表什么?
古人说:“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一条游荡在蓝藻泛滥的湖面之下的鱼,所能汲取的只能是变质的滋养。过度的炒作,就像湖面泛滥的蓝藻,污染了传统文化的“水体”,窒息了传统文化之根。
下一篇:月饼促销大战一触即发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