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管客户_客户关系管理>营销文库>详情页

刘胜义:恐慌与信心 经济危机中的数字营销【市场营销】

2010-08-04 10:41

2009年3月27日,2009年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在上海举行。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组委会踏着春天的脚步,携手各位中国广告大师,共同点燃2009中国广告的创意激情。腾讯网做为指定合作门户网站直播此次大会。文为腾讯公司网络媒体执行副总裁刘胜义演讲全文。

各位尊敬的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出席今天这个中国广告界精英云集、高朋满座的盛会。

从去年年底开始,我经常会听到一些广告界或做营销的朋友这样讲:“经济危机是广告业的天敌,更是营销人的噩梦。如此的不景气局面下,我们这些做营销的除了忧虑还能做些什么呢?”相信在座的不少朋友,也会有这样的想法。

的确,这场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给品牌主们、给广告行业、给所有与市场营销相关的人们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面对挑战,我们是只能陷入被动紧缩、甚至放弃营销的恶性循环,还是能找到更具价值与创意的新空间?或许正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地需要以全新的视野与思维来探讨如何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如何优化媒体投资、提升ROI等命题,我们才能发挥更具创造性的智慧,在困难的处境中将营销的价值魅力给予最大化的释放。

古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面对今天的危机,我们会很自然地将目光投向上个世纪30年代的全球大萧条。

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位在那场危机中领航美国、走出困境的伟人的话,相信大家一定会跟我一样从中感悟良多、受益匪浅。

1933年,正是席卷全球经济大萧条最黑暗的时刻。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这样的背景下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的。5月4日,就职不足百日的罗斯福对全国民众发表广播讲话。这位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总统之一的政治家这样讲道 “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这句话的中文意思是:“我们不要恐惧,大胆面对!”。

短短一句话,其中所蕴涵的真知灼见却令人深思。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冲击,除了经济层面本身的负面影响外,最具破坏性的往往在于人们对危机的恐慌感以及由其所引发的一连串非理性行为。这些行为会改变人们在正常经济秩序中的价值取向与消费习惯,造成经济自我修复弹性的缺失。

那么,面对“恐慌感”这个“大敌”,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当然不能怕、更不能乱,而应直面现实、清醒判断“人们究竟因何而恐慌”。

首先,我们来剖析一下经济危机带给广告主和消费者怎样的恐慌,同时也梳理一下低迷经济环境下的营销的挑战与机遇到底在哪儿。

那么,先来看一组数据。

总体而言,当前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正面临着景气持续低迷、复苏可能前景暗淡的局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然屡次三番地下调了对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从目前的数据看,2009年全球经济已趋于零增长的边际。这其中,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原本被视为全球经济最富活力与成长性的新兴经济体的成长预期,也从2008年的6.25%大幅下调至3.25%。

在上述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无论是品牌企业还是消费者,都会本能地陷入对不确定风险的惶恐之中,迅速采取捂紧口袋、紧缩开支的措施。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花钱的意愿在明显降低。

(幻灯演示:左图——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看,消费者需求在减少,市场需求动力都在整体萎缩。注:CPI描述的是社会总体消费价格指数,反应社会供求关系的变化)

(幻灯演示:右图——Ipsos的数据显示,80%的中国用户会削减开支)

这里给大家讲个网络上流传的笑话:“BEST BUY”品牌变成了“PLEASE BUY”,这体现了在经济危机的压力下,品牌因为对市场需求与消费意愿缺乏足够信心,引发了对自身价值的怀疑与迷惑。

市场营销遇到困难啦?试试友商网最新推出的迎客宝吧。一体化的营销解决方案,为你大幅度降低营销成本,提高销售成交率。免费使用>>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