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19 13:40
22年前,42岁的宗庆后带领两名退休教师,靠着14万元借款,办起了一家代销汽水、棒冰及文具纸张的校办企业。22年后,这家校办企业发展成了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员工28000余人,2008年年销售额突破328亿元。
2003年,娃哈哈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达到了空前的历史高度,实现了企业提出了多年的“销售冲百亿”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意味着娃哈哈“二次创业”时期的结束。正当大家以为娃哈哈将为之大肆庆祝一番时,宗庆后马不停蹄地提出了“三次创业”……
22年来,娃哈哈成长并发展着,不断创新,不断改革,娃哈哈永不停歇艰苦创业,快速而稳步的发展着。
艰苦创业丢不得
娃哈哈“当家人”宗庆后身上有着典型的浙商特征——能吃苦耐劳,这个特征也定下了娃哈哈艰苦创业的基调,使其不管在艰苦的创业初期、风头正劲时,还是金融危机下都能平稳度过,埋头发展。
娃哈哈艰苦创业的22年,如今却依旧栖身于杭州清泰街一栋6层的拥挤办公楼里。作为一个“承载”着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40多个生产基地,100多家合资和控股子公司的大企业,这是许多人都无法想象的。
2009年9月7日娃哈哈在北京举行的“娃哈哈与祖国共骄傲”媒体见面会上,面对记者向宗庆后提到“事必躬亲”的问题时,宗庆后幽默地表示,刚创业时,如果要刷一面墙,我会自己用小尺子一点一点地量过来。节俭和乐观精神溢于言表,这也就是娃哈哈守住本份,不丢艰苦艰苦创业精神的主要原因之一。
规模经营出效益
2008年,娃哈哈年销售额达328亿元,2009年,娃哈哈正向500亿元的年销售目标冲刺。娃哈哈丝毫未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步伐反而越来越稳健。这得益于横向、纵向两方面的原因。
横向来看,娃哈哈自主研发和不断创新的生产设备,为娃哈哈减少了生产浪费损耗,企业发展初期,瓶盖和瓶子无法自己生产,外购的瓶子盖子增加了很多外的成本,旺季大生产时还往往供量不够。为此,娃哈哈成立了精机公司,自己开发瓶子和盖子的模具,自己有模具,自己有设备,自己吹瓶子,自己做盖子,娃哈哈实现了制瓶制盖一体化,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纵向来看,娃哈哈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56多个生产基地,140多家分公司。规模化的生产使娃哈哈实现了销地产。众所周知,饮料的运输成本是非常昂贵的,销地产让娃哈哈的产品运输成本降到了最低。而大规模的生产,也让娃哈哈大幅度降低了产品的开发、推广、宣传成本。
记得非常可乐刚推出时,由于价格低,宗庆后说“可口可乐认为我做非常可乐是没有钱赚的,以为我是用瓶装水的利润补贴过来的,实际上他不知道,我非常可乐比瓶装水更赚钱。”的确,自主化的设备研发、产品配方和规模化的生产,让娃哈哈拥有更大范围的定价权,也让消费者享受到了更实惠的价格。
信息化管理省钱又省力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宗庆后也逐渐认识到以信息推动工业化的重要意义。在当今的企业发展中,没有信息化企业根本无法运作。2005年,娃哈哈和美国埃森哲公司确定了建立一套整合的管理信息系统(ERP)和供应链优化系统(APO)的项目,决定采用目前世界五百强都在使用的SAP公司软件,成为了全国第一家同时启动这两种系统的企业。
娃哈哈拥有八宝粥、奶系列、水系列、茶饮料、果汁饮料等八大类100多种产品,以往,因为产品繁多,一到旺季,不是备货太多导致产品批号太老,就是备货不够导致断货。批号老了,产品卖不动,容易过期浪费,断货了,又延误销售时机。
信息化管理,让娃哈哈实现了按需生产、按订单生产,解决了生产、销售脱节的问题,可谓是省钱又省力。
一次创业,二次创业,三次创业……22年的不断改革创新,让娃哈哈保持了年均70%以上的增长幅度,销售收入、利税、利润等各项指标连续十一年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校办小厂,成长为中国饮料行业的龙头老大。
自己做模具,自己有设备,自己吹瓶子,自己做盖子,娃哈哈实现了制瓶制盖一体化,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图为娃哈哈营养快线的瓶子磨具和娃哈哈精机公司的磨具车间。
上一篇:351万中小学生喝上了学生奶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