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21 09:14
开篇之语 两江新区成立,最高兴的莫过百姓。因为从此以后,大家身边的机会会更多更好,生活的环境会更美更爽。接下来,大家都开始琢磨:有哪些生意自己可以单独做起来?有哪些项目自己可以参与?有哪些机会可以让自己的业务能够做大些?自己的家今后会是怎么样一个漂亮法? 总之,要么是开心事,要么是创富事。这都是咱老百姓自己的事。 重庆创业环境空前繁盛 马奇昌介绍,两江新区的成立将为重庆创造空前好的创业环境,对于投资金额不到50万元的小本创业者来说,抓住机遇就是抓住了未来。 马奇昌分析说,目前两个利好因素将助推重庆的创业者。其一为政策环境,两江新区成立后,重庆的政策环境肯定更好。马奇昌预计:“看看上海浦东、天津海滨两个新区就知道,对于创业者来说,税收等政策优惠肯定会快速推进。” 据悉,早在2008年出台的《2008中国营商环境报告》中就表明,在全国30个省会城市、直辖市中,重庆的创业环境在西部是最好的。各项相关指数中,重庆政府的改革指数全国排第一。马奇昌说,所谓营商环境就是创业环境。调查中包括的企业开办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企业融资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企业打官司的时间和成本、企业买卖厂房和政府打交道的成本、企业的各种税收成本等,重庆在西部城市中均名列榜首。 另外一个助推因素是重庆的经济环境。马奇昌介绍,据预测,未来五年中,两江新区将吸引上百家世界五百强企业,这些企业的到来将让重庆成为西部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中心,不仅会增加重庆本地企业的信心,也会增强创业者的激情。 将造就上万中小配套企业 “其实从市场分工来看,每一个大型企业背后都连着很多小型企业,主要是给大企业做配套生产、延伸服务等。”马奇昌说,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的关系就如同一座金字塔,比如重庆的摩托车企业,在宗申、力帆等企业的背后,有从事零部件加工、维修、配送等上百家中小型企业在为之服务。在社会分工越来越明显的今天,谁也不要指望吃“亘黄鳝”,协作是一种必然。 大企业所需配套主要体现在石化、汽车、煤炭、电站及电极设备等行业。在市中小企业局,还制定了中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服务的相关措施,支持中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服务,实现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共同发展。 小本创业可瞄准服务业 对于投资额并不大的创业者来说,哪些行业更适合他们?对此,马奇昌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重庆的中小型企业是指员工300人以下,年产值500万元以下的企业。这批企业每年可以创造500多亿元的总产值,解决13万人就业。此外,还有年产值百万元以下的微型企业,每年的年产值数亿元。而这些企业中,从事服务业的不少。 “比如给大型企业提供后勤、保洁、房屋租赁等服务,这些业务在今后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马奇昌说。 马奇昌透露,我市目前有创业孵化基地76个,到2015年将发展至100个以上。这些基地以中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为服务对象,主要帮助这些企业了解国家政策,同时对他们的创业方向进行良性引导。 优惠政策带来经济优势 姓名:邹立强 年龄:40岁 职业:重庆优传供应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我正在和一个成都的供应商洽谈合作,在手机报上看到两江新区成立的消息。”邹立强说,当时,他立即给对方说:“重庆有了两江新区,与他的公司合作,你肯定能赚钱。” 邹立强觉得,两江新区的成立,证明当初总公司把西部唯一的分公司选择落户两江新区保税港区,是非常正确的决策。邹立强说,他们公司不仅享受了保税港区的优惠政策,现在还能享受两江新区的十大政策,这是公司发展的坚实后盾。仅以物流成本为例,如果从厦门运外国红酒来渝,通过陆路运输,一个货柜的成本在8000元左右,而选择水上运输,从法国直接运输到重庆的保税港区,一个货柜的成本只需要4000元左右。而且得益于两江新区的优惠政策,公司在港区的货物堆放和仓储费用,每年至少节约上百万元。现在,他准备在2至3年内,把重庆打造成为西部最大的进口红酒交易中心,辐射四川、贵州、云南等西部9省市,3年后的销售金额达到3个亿。 “这就是两江新区的优势。”邹立强称,两江新区既能让公司实现发展壮大的目标,创造财富,又能为广大的老百姓带来实惠。 务工农民放心当个城市人 姓名:盛福刚 年龄:36岁 职业:忠县进城务工农民 “我也可以当城市人了!”两江新区将把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作为城乡统筹的一个突破口,农民工进城也是要落实户籍。连日来,盛福刚提起自己工作、生活的两江新区,就兴奋不已。 盛福刚今年36岁,家住忠县新立镇白马村,现在是重庆益刚商贸有限公司职工。当年他不到20岁就出门到上海、广东、西藏等地打工。拼打十多年,他也饱尝了一个农民工打工创业的艰辛,特别是孩子刚上幼儿园那会儿,因是农村户口,迟迟不能入学。看到城市大人工作舒心,孩子念书开心,盛福刚一直有个梦想,要让家人做一个真正的城市人。 5年前,盛福刚在渝北区空港广场买了一套商品房。但即便买了房,他还是时常感觉自己是城市的边缘人——因为户口在农村,还要牵挂家中承包地的耕种;如果回乡,靠那点土地,别说发家致富,就是送孩子读书、养家糊口都困难。 现在,盛福刚有了新的生活安排:一是将全家人的户口迁到城里来;二是自己创业,在渝北区龙溪建材市场经营门业。盛福刚说,自己可以安安心心做个城市人了。 家在回兴日子不再“难过” 居民:彭大爷 年龄:62岁 职业:退休职工 彭大爷家住渝北区回兴宝桐路一号,当初他很埋怨儿子房子买得离两路老城区太远,日子“难过”:坐车拥挤、购物不方便,取款要走很远的路,住房在高速路附近还有些嘈杂。但当两江新区成立的消息传来,他却连夸儿子买房有眼光。 彭大爷叫彭德和,今年62岁,两年前彭大爷的儿子在回兴宝圣湖附近买了一套住房,然而住进新居的彭大爷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有一次,家里来了几个客人,彭大爷请客人到火锅馆吃饭。不料,手头现金没了,附近唯一的自动取款机又暂停服务,彭大爷只好花7元钱打的到工业园区取钱,等彭大爷回到火锅店,客人早已结账回家了。还有一次,彭大爷带着孙子乘车去主城,他们足足等了2个小时,都挤不上公交车,最后只好花10元钱打的进城。不过,现在得知两江新区成立,彭大爷却表扬起儿子来,并安慰家人,“再过两三年,这里肯定热闹起来!” 彭大爷的转变来自于他对两江新区的认识。常常看报的他告诉家人,将来的空港新城将是主城的新中心、西部交通的主枢纽。现在高速路在建、轻轨在建、生活配套设施也在完善。彭大爷说,将来这里买东西、取现金、看病都将方便起来。 随机调查:八成市民认为两江新区将再造重庆经济 作为重庆市民,你是怎么看待两江新区的成立?你有什么话,想对两江新区说?昨日,本报联合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100名大学生,分别在解放碑、观音桥、南坪步行街、杨家坪等繁华地段,随机对100位市民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显示,在“你怎么看待两江新区的成立”一栏,100位市民100%的支持和赞同两江新区的成立,认为它的成立,将会让重庆变得更美好。在“两江新区成立有哪些好处”一栏,80%的市民认为,两江新区成立,将会再造一个重庆经济。有20%的市民认为,将更加突出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地位,将重庆现代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对于“两江新区的成立,将会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实惠”,有50%的市民选择生活环境更漂亮,30%的市民选择交通更便捷和生活设施更完善,20%的市民认为会买到更多国际国内的商品,其价格也更便宜。 在“你有什么话想对两江新区说的吗”一栏,80%的市民都是写的“祝福两江新区明天更美好”、“重庆的明天更美好”,另有20%的市民希望“两江新区能够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两江新区的成立将为重庆创业者带来什么样的机遇?日前,重庆市中小企业局副局长马奇昌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他就两江新区将带来的创业机遇及创业者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详细分析。
上一篇:长兴举行大学生村官创业创新报告会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